毕业论文已顺利完成

当前栏目: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13-06-27 责任编辑:秩名

    9月,我开始着手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历经半年多时间,毕业论文已顺利完成。

   回顾从准备阶段到完成论文的过程,有过迷茫,有过急躁,也有过灰心。这期间,遇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困难,如对题目的选定,开题报告的撰写,以及论文的结构框架等比较严重的问题。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我也能够找到状态,使论文的写作逐渐步入正轨。通过这次的毕业论文,无论是在准备工作上还是在写作上,都使我有很多收获,了解到了自己知识面的局限,各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以下是我对这次毕业论文的总结。

   自9月起,在XXX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对毕业论文进行选题。由于有了学年论文的经验,在选题时我更加慎重了。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选题时,首先应该避免选择过于热门的话题,避开大众都去研究的课题,如果选择了一个别人都研究透了的话题,就很难有突破和新意。但是,也不能选择过于冷门的话题,别人都不去研究的,可参考的资料就相对少,思路也很难打开,难免会有局限性。因此,选题很有难度,既考察一个人的知识面,同时又对其整理能力有所考验。最初,我定下几个题目,在和老师商量的过程中,发现每个题目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都被一一否定了。眼看着其他同学都顺利定下题目,开始去定开题报告,而我还在不断查找不断否定,难免有些急躁,同时又感到迷茫。在老师的开导中,我从被否定的题目中得到了启示,将目光锁定在明初仁宣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刚刚经历了洪武、永乐二朝的猛治和恢复,政治相对稳定。对于一个朝代来说,创业难,守成也绝非易事。稳定的政治局面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来出谋划策,在查阅相关史书后我发现,明仁宗、宣宗在位时间都不算很长,在他们背后,有着历史上最强大的内阁之一——杨士奇、杨荣、杨溥的鼎力相助。这三杨在位时间都很长,在仁宣二朝有着突出贡献。在确定了基本方向后,我将想法告诉了陈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的主题,并最终确定了以“论仁宣时期内阁三杨的作为”为毕业论文题目。在系里审批通过后,我便开始着手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可看作是一篇论文的引航,在开题报告中我需要明确此课题的任务和目的,列出参考资料、实施方案、预期结果以及进度计划。这些看似简单,但背后要做的工作却十分繁杂。每一项都需要做足功夫,比如参考资料,需要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查阅并筛选史书史料,拟定出一个细致的构架。第一次上交开题报告后,发现很多问题,在陈老师的指导下,一次次修改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一份明确的开题报告。

   确定开题报告后,即是论文的正式写作。写作前需要积累大量的调研工作,就明史而言,官方著作是一方面,同时这一朝代的私人著述也很繁杂,因此在查找上有一定难度。我将资料的查找基本确定在校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这几处,先列出参考书目,一本一本的查找、阅读、筛选,做大量的笔记,将所需内容按照我要写的子题目进行分类整理。在做这些工作时,我还随时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并更正。初稿完成时,老师和我都不是很满意,感觉到结构有些混乱和松散,体现不出写作重点。经过陈老师的指正,我将大的结构做了调整,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仁宣之前的三杨、三杨的主要功绩、对三杨的评价,如此一来,转换了研究的角度,使文章更有层次和结构。修改初稿的过程很困难,因为一开始的出发点存在很多错误,结构一旦调整,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也受到影响,于是很多工作不得不重头再来,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做调整。大约两周后,初稿修改完毕,由于结构作了调整,框架比较清晰,文章较之前更为立体和丰富,老师也比较满意,但仍存在问题,如语句不够严谨、不能将通俗读物作为参考文献以及一些细小的问题。按照老师的指导,在对二稿进行修改后,重大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接下来就是一些小问题的调整,如格式等。经过几次反复修改,在组织结构、内容及格式上达到了要求。毕业论文的第三稿即最终定稿也终于确定下来。

   论文完成后,还有一些后续工作需要补充。在对外文资料的查找和翻译上,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做到这里,基本上整个毕业论文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回顾一路走来的几个月,感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收获,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束,接下来我要面对的,是最后的毕业答辩。这还需要我认真去准备,迎接考验,为我的毕业论文画上圆满的句号。

通过这次的毕业论文,我有很多收获。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在平时多多积累素材,丰富知识。这次论文,不仅仅使我在知识面上得到了扩展,在组织、逻辑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在此,我也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因为我在写作过程中犯下的重大错误,使她在忙碌的工作中要花费大量精力为我的论文做调整和指导,我能够顺利完成论文,与老师的耐心、细心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同时,我也要借此机会向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