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泪》乐曲分析

当前栏目: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18-02-21 责任编辑:秩名

2.1  乐曲背景

《姜女泪》,如其名,乐曲描述的便是我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千百年来,不同地方的人民根据当地的风俗文化对故事都进行了不一的改变,使之呈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本曲的编创者周延甲先生便是在参观“姜女庙”时产生的创作灵感。作为地地道道的陕西人,这首《姜女泪》便诠释了地地道道的陕西音乐特色。

提到陕西筝曲,就会不自主的联想到那些热耳酸心,情感丰富饱满和戏剧性的旋律线条。而作为陕西筝派的重要代表作品《姜女泪》更是淋漓精致的诠释了陕西筝派独特的音乐魅力。作为传统的陕西筝曲,《姜女泪》受到陕西民间迷胡音乐的影响使之区别于它的原形《长城苦》,简单来说,《长城苦》通过如今的《姜女泪》的形式又一次把自己展现在众人面前。

2.2  秦筝传人——周延甲先生

说到陕西筝派,不得不提的就是陕西筝派的传人——周延甲先生。

周延甲先生曾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教授,是当代秦筝教育家、作曲家、演奏家。他是现代秦筝的开拓者,就他所创作的筝曲《秦桑曲》、《姜女泪》、《望秦川》等都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曲目。先生的这些作品既不失地方性特色又赋有新的意蕴,颇受广大筝友的喜爱。作品的流传对陕西筝派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延甲先生出生在山西闻喜县,那里属于晋南,与陕西、河南相邻。先生自小就对戏曲特别着迷,只要有机会都会听上半天。早年的草根经历和对于民间戏曲的爱好,将他引入了音乐的大门,正因为有了这些民间艺术的熏陶,使得他有了深厚的音乐底蕴,直至上世纪50年代进入西安音乐专科学校(现西安音乐学院的前身)进修,这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在先生19岁时的“二胡经历”也为他日后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秦筝归秦”是先生于1959年提出的主张。他感慨:“秦筝既然始于秦,但现在秦地却少鲜有人弹筝,这确实显得很奇怪。”先生认为,秦筝源于秦,振兴秦筝有点类似于文艺复兴,再者就是,让本来就源于秦地的文化,再重新拾起并创造出更高的文化价值,为此,先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身体力行,不断努力,是业界公认的当代秦筝领军人物。

2.3  陕西筝派

2.3.1  发展历史

陕西筝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自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环境和局势的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人们逐渐不满于单一的音乐形式,为了拥有更丰富、更多元化的音乐形式,首先,在筝的形制上就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于是,筝由原来的五弦增加至十二弦甚至是十三弦。其次,在筝的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成果,关于论述筝的美学的文章就约有八篇之多。在当时,“筝”不仅广泛流传于宫廷、民间,还受到各路文人雅士的青睐,甚至流传海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的交流。“筝”可谓是盛行一时。

隋唐时期也是秦筝发展其中一个繁盛时期。此时期正值文化大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成为筝乐发展非常有利的条件。秦筝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在宫廷音乐中取代了很多其他的伴奏乐器,指定用秦筝伴奏的乐曲就将近几十首。用秦筝伴奏,不仅在宫廷盛行,甚至在其他少数民族及海外也有出现,说明当下的秦筝普及之广,也非常具有多元性。

宋元时期算是秦筝发展最繁荣的一个时期,此时期,民间的说唱和戏曲音乐大量涌入人民的生活,这对秦筝后期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大批平民百姓逐渐过起了市民生活,各类活动场所也随之增多。“瓦舍勾栏”(又称“瓦舍勾阑”,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主要的表演场所,类似现代的戏院)由此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使得秦筝不得以以多种音乐形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秦筝,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形制上的创新,制作工艺也有很大的提高。弦数也由原来的十二、十三弦增加到十五、十六弦,演奏技巧也得以更多的发挥,对现代筝艺的提高有很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筝乐一直普及于民间各地,长久的发展,使得民间音乐逐渐融于筝曲当中。由于各地域风格的截然不同,筝乐流派的雏形由此形成。与此同时“秦腔”的音乐元素逐渐融入秦筝,以致于秦筝在各大流派出现之后日趋成熟。

筝发展至清末时期,一直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于民间,直到现在,才逐渐改变传承的方式。20世纪30年代初,筝乐逐渐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并且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筝乐作品。作为“筝”起源的秦地,陕西筝的发展却因各种原因出现了停滞。直到50年代在众多优秀的陕西筝派演奏家们的努力之下才终得复兴。也正因有了这些优秀演奏家们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我们才能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绝世佳作。

2.3.2  音乐风格的形成

陕西,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自古气候较为寒冷,这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缺水、干旱等恶劣的农耕环境,使人们的生活过的很贫苦。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断与自然环境做斗争,渐渐磨练出他们刚毅、质朴和豪放的性格。再加上陕西秦地王朝的历史背景,也使得当地的人民传承了中华民族刚毅和威武的特质。最终形成了陕西筝派热耳酸心、慷慨激昂和粗犷的音乐风格。

2.4 流派中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

陕西的戏曲,就像是河流一样滋养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千百年来,秦筝的发展与当地的戏曲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戏曲中最久负盛名的就是秦腔、碗碗腔和眉户这三大戏种了。而在《姜女泪》中有所体现的就占了秦腔和眉户这两种。

秦腔是基于西秦腔而来的,最早叫做“西秦腔二犯”,又可称为“乱弹”、“梆子腔”,是我国汉族最为古老的一个戏种。秦腔一般都使用真声来,而且大都用关中方言来演唱,最常见的唱腔板式都是以体现“苦音”和“欢音”这两种音乐形式为前提而选取的,所以秦腔的旋律调式多为徵调式。其中,“苦音”音阶大多是上下跳进的形式,目的是为了表现凄凉、哀婉或悲壮等情绪。“欢音”音阶则与“苦音”音阶模式相反,多为上下的级进,虽然也伴随有上下跳进,但情绪上多表现为欢乐和愉悦的心情。“苦音”和“欢音”也是陕西筝派中最主要的风格特点,以秦腔的调式为基础创作的乐曲,在陕西筝曲中是最为普遍的。《姜女泪》就是以秦腔调式为基础创作的作品之一。

眉户的别称有很多,如“迷胡”、“清曲”、“曲子戏”、“弦子戏”。主要分布在关中、陇东和隆中。它的唱腔多以委婉细腻、优美动人的形式呈现,通常表达一些深沉、凄楚等情感。旋律线条质朴,表演真实、生活化。《姜女泪》、《凄凉曲》等作品最大化的呈现出了眉户的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