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解的环境法律规则

当前栏目: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18-03-08 责任编辑:秩名

 【摘要】现如今,工业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以来,重化工进的发展日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加强城市化建设的保证,然而这种经济的发展,却是以环境为代价的。以重度污染为代价的发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的发展。

    当下,不计环境成本的重化工发展方式和思维方式使许多人愈发轻视对环境资源特别是资源的爱护,忽略了自然界给人类的种种警示,结果酿成全球性生态危机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何制定法则,立怎样建立人与自然和解的环境法律规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问题。

 

【关键词】工业时代 可持续发展 制度重建

 

一、重化工的时代的概念、发展以及我国的重化工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1984年,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

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10多亿中国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三阶段1993年-1999年,是我国重化工时代前导时期。这一时期奠定了重化工时代的消费基础。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我国进入重化工时代。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这一轮的重化工快速增长是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而发生的。

    工业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工业是即以机器化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这也是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提升过程。主要表现在于,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不断的上升,同时农业产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如果是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口比率,那这个国家就实现了工业化。

    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规律是:工业结构从轻纺工业或劳动密集型,再到重化工或资本密集型,最后转向信息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然后从工业转向服务业;就业结构则是从农村劳动力逐渐下降,转向工业劳动力逐渐下降;城乡结构变化则是由农村的产值和就业率高于城市转向城市高于农村,即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先是从农村人群收入远小于城市人群收入转向逐渐缩小城乡差距,逐步趋于一体化的状态。

谈及重化工阶段,就不能不提及工业化。因为重化工只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工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由轻纺工业占优势向重化工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称为“重化工化”。从各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及经济衡量指标来看,也基本可以得出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的判断。

到底什么才是今天我论文中所提及的重化工。

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包括能源(如煤炭、石油、电力等)、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如硫酸、制碱、化肥、石油化学等)、冶金(如钢铁、有色金属等)和建筑材料(水泥、玻璃等)等工业。现代意义上的重化工业也指资金和知识含量都较高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还包括重型机械、电力、冶炼、汽车、石化、修造船等,这些重化工业被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的支柱,更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由于在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化学工业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业结构的产业分类中,往往把化学工业从重工业中独立出来,与同轻、重工业并列。这样,工业结构就由轻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三大部分构成。也常有人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合称重化工业。

事实上,中国这轮重型化已在短短三四年内,走过了一个由政(地方政府)企合一推动的增长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收缩、调整、再发展的螺旋式发展周期。近年来,我国以钢铁、化工等行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明显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势,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工业化阶段。且这个阶段目前还远未结束,从其它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来看,这一发展过程预计还将持续5-10年左右。

 

 

二、为什么我国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其动力是什么?

一、其自身的发展是我国第二产业快速发展。以钢铁行业为例子,见年来我国火爆的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对钢铁的需求急速上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进口国、消费国。而且,以目前情况来讲,我国钢材消费的重点仍是工业和建筑业,建筑是钢材消费的第一大户。由此可知,重化工业与其他产业产生了相互推动的积极作用。

二、升级的消费结构直接推动重化工时代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特别随住房制度改革,我国居民以“住”和“行”为主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开始启动,汽车和住房单的持续热销,带动了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这也就必然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的供给条件空前发展,一方面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充足;另一方面企业生产对市场的反映速度加快。不仅如此,随着居民收入持续的增长和消费环境不断完善,以“住”和“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与以往的服装、食品、大家电等消费内容比较,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对投资和产业的拉动更强劲。因此需求的增长潜力也很大。

三、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自实施“南北延长、东西拓展”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后,中心城区面貌巨变。目前我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日渐扩增,城市人口不断增多,截至2014年,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已达到33769.7万人。且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以及不断完善的城市规划编制,更是需要重化工业作为基础支撑。不仅如此,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机场、港口、城市间高速公路、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必然要发展,它们都对重化工业的发展提出要求。

四、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关注的目标。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拥有巨大的现实和潜在市场,并在发展中国家中有较强的生产技术基础和技术开发力量,有较完善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和低廉的劳动力,加入WTO后,我国重化工业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因此国际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开始较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历史上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曾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而现在,我国而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由于我国制造业大部分为重化工业,因此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迈进的过程也就是重工业发展的过程。目前,世界500强中有480多家来华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近1200家,外商投资汽车、石化、电子等现代制造业的聚集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明显。虽然外商的进入会对我国重化工业企业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但也带动了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对外出口也保持着快速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尤为迅猛。据海关统计,2014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6.5万亿元,并且考虑到国家政策支持、基数效应消失等因素,预计下半年增速将明显高于上半年。

 

三、发展重化工业为我国环境资源带来的压力

重化工业阶段的到来既给我们带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机遇,但也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环境资源方面,更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耗费了相当大的环境成本。 

(一) 将导致交通运输、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紧张 

重化工业的包括的各项行业大部分都对煤电油运有着极大的需求。所以,快速发展的重化工业使中国资源面临着非常紧张的局面。重化工业的到来虽然不可避免,但重化工业的发展意味着原材料和能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现有资源可能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速度。与此同时,这些能源和原材料对交通运输与有着巨大的需求,但交通运输的发展必会受到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故交通运输紧张也是重化工业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将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 

由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我们现有的大多重化工业高能耗、高污染,一方面,部分重化工业产品(如汽车)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部分重化工业(如化工等)的生产排放“三废”较多,亦对环境的破坏巨大。环境污染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每年用于治理各类污染的投入超过1000亿元,同时也损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将消耗巨大的自然资源。

     ①水资源。建国以来,川河径流量迅速减少。调查数据表明,近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96个,近五十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一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243个。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水资源短缺,会对人类的健康生存、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②土地资源。50年代初,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至2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7%。水土流失致使大片耕地被毁,使山丘区耕地质量整体下降;大量泥沙淤积下游河床,江河湖泊防洪形势严重;导致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进入地表水面体,引发江河湖泊面源污染; 更造成了极大地经济损失。  

③林木及矿产资源。随着重化工业的日间发展,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也日渐增大。大量的采伐,毁林采矿、取土、修筑工程设施等其他活动屡见不鲜,从而给我们带来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资源危机、经济危困、资源枯竭等不良后果。

(四)重化工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

①全球变暖。 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几次大波动,总体趋势呈上升状态。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排放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

②雾霾。提起雾霾这个词,在前几年的时候,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但现如今,“雾霾”二字,已家喻户晓。众所周知,雾霾与环境污染紧密相关。而无霾严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煤炭的燃烧和工业三废的排放。雾霾的加剧,反映出土地问题的失控,环境问题的崩溃。重化工业中的火电、冶炼、化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成为雾霾猖獗的关键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