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洋家纺怎么样

当前栏目: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18-06-17 责任编辑:秩名

 博洋家纺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无培训、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博洋还缺少培训研发机构的支持,这也就导致了从事家纺产业的劳动力的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这不利于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博洋家纺产业集群同国外产业集群的相比较的角度来说,国内家纺企业在设计、品牌、文化等方面依然存在着简单的“拿来”文化,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内涵型家纺企业似乎并未诞生。这虽然是一个全国家纺产业的大环境问题,但是就博洋家纺产业占据了全国家纺产业半壁江山的影响来说,产业集群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没有自主创新的设计,没有结合本国的文化,这对家纺产业的国内国外市场的拓展,是极为不利的,我国的家纺产业也就永远只能成为国外企业的生产基地,没有自己的优势。作为博洋镇的标志性产业家纺产业,每年也有一部分家纺产品运往世界各地,主要销往北欧和南非一带。2011年1—3月园区外贸出口统计为2983.8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892.6万美元,增长率在逐年递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博洋家纺进入国际市场的挑战越来越大,这也就需要企业不断的自主创新,生产出更多更高品质更有新意的产品。

2集而不聚,内部企业竞争力相差悬殊

从博洋家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联系来看,存在“集而不聚”的现象。通过对博洋家纺城的实地调查,一些规模不大,劳动力为二十人的小型家纺企业,每年的营业额大不如前,然而,一些著名品牌,外商投资的家纺大企业,每年的收益额都在大幅度增加,占据了整个产业增加值的70%—80%。由于一些规模不大的小作坊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包办了从生产到零售每个环节,这些小企业也没有和大企业之间形成良好合作,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家纺产业集群缺乏共同的向心力,合作太少,使得小规模的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难以生存,这对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良性的竞争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降低劳动生产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市场上出现了垄断的时候,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和两级分化,这最终会对市场经济和消费者产生负面的影响。

3 植根性不强,出现大企业外迁现象

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植根性。所谓植根性是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植根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联系[7]。一个产业集群的植根性强弱对其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是否主要为本地劳动力是衡量产业集群植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博洋集群中,由于外地的劳动力相比本地的劳动力更为廉价,因此外地劳动力占到了劳动力总量的百分之九十,这部分外地劳动力从事车间生产工作,技术水平不高,这对于博洋家纺产业稳定持续的发展是不利的,不利于产业集群稳定持续的发展,不能通过产业集群很好的解决当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旦浙商,东北商户撤出,大量劳动力也会跟着撤出,这对于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将会产生重大打击。

目前,在博洋家纺产业集群中,一些大企业,例如凯盛,罗莱家纺等,一方面由于植根于地方社会网络不强,与地方联系不太密切;另一方面,因为其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成熟、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知名度的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机制已经非常的健全,他们不再需要借助博洋家纺产业集群这一优势来扩大影响力,去拓展更大的市场,于是,曾经在博洋镇拥有生产基地,现在都纷纷退出了集群地,这一现象对于博洋家纺产业集群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不利于产业集群长期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