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案例

当前栏目: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18-08-26 责任编辑:秩名

 后进生转化案例--后进生的心理特质

(一)交友的孤独感

人心莫测,知音难求。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的成败,是学龄儿童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的综合反映。因此,小学儿童把学习的好坏看做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和在班级中地位高低的标准。学习好的优等生容易得到教师的赞扬。又因教师的评价不仅对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主导作用而且还影响着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所以优等生更容易得到集体的承认,更能结交到朋友。而后进生则处于不被接纳的边缘排斥地段。

另一方面,每一个体皆有较为合理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后进生由于知晓自己属于“后进生”群体,通常主观认为所有人都轻视、厌恶自己,一方面自我放弃,另一方面为自己身处此种环境忧心。便自暴自弃,不愿、不敢甚至不屑与人交往。

(二)无助的学习感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的顺序性与阶段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处于附属内驱力与自我提高内驱力阶段, 较少属于认知内驱力。所以对于这些后进生而言,因长久得不到较显著的成绩回报,他们会丧失自信放弃目标,怀疑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符合韦纳的“个体若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便会形成习得性无助”。由此,后进生便对知识、学习产生愤懑不解与无奈。

第二,由于老师经常做出“XX是差生”的武断。使得后进生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会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差”印象。即便成立了“教师、同学帮抚后进生小组”,在后进生看来自己也已经成了被歧视的对象所以区别对待。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后进生的表面遵从而内心排斥又自卑无助的双重心理。最后对自己的学习“不求甚解”、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三)逆反的生存感

后进生会在班级、校园、社会中四处游荡,无目标无压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无所事事又发展成“脑残粉”“夜猫族”等式样的“小混混”。究其原因,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个性张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许。但常被成人认为“不思进取”“思想败坏”,所以他们只能以逃避现实的方式引来缓解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以便寻求精神慰藉。

对于后进生的逆反心理,据观察,此类学生多为胆汁质,思维灵活多变,有自己的主见、思想的同时又自以为是。当与外界刺激产生与常态相背的思想反应时,教育者常以权威镇压、体罚、变相体罚等措施加以“矫正”,教育者对这种“相背思想”的“矫正”会使学生形成畏惧、恐慌和戒备的病态心理,不仅扼杀其创造力,甚至诱导学生产生反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由此,学生便对教育者们的所谓的正确教育产生怀疑、抵戒。

三、影响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个体的体质、心理发育缓慢

体质方面。学生经常患病、体格不佳、视力异常等。视力异常中的弱视、斜视为儿童生理常见、多发疾病。近年文献报道,我国儿童弱势发病率为2%——4%,斜视为1%——5%,即在近3亿儿童中,约有1000万弱视、斜视患者。弱视发生期,儿童会失去双眼单视和立体视(即不能很好的辨别物体的距离、深度、凸凹)[5]。此时,儿童走路经常会跌倒、对书中的密集字体不能辨识、感觉不出美术中的凹凸物体,并且因眼部神经发展障碍导致其他神经发育,从而间接阻碍儿童的认知水平。

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心理学认为,注意力的发展在学生智力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7——10岁的学生注意力可维持20分钟,10——12岁可保持25分钟,12岁以上的学生可维持30分钟以上。但个体存在差异,不可能所有学生皆能在同一时刻达到同一标准,所以学生注意力的保持若低于或慢于正常水平,必然会阻碍其进步。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当

于教育实习中观察发现,优等生在中间区域和前排就坐,后进生则属于两边靠墙和边远的后方。与班主任交谈编排座位依据,教师称“为了不影响他人(优等生)学习,但也会定期换位。”而与学生交谈了解后得出,教师即便定期对座位进行更换,但每个学生的座位排列区域仍然固定。由此,WWw.Eeelw.com学生的互动群体已经被教师人为地限制在自己所处的周围区域。

其次,教师于教学中,常将焦点注视于优等生,对中等生不理不睬,对后进生呵斥贬责。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但教师上课时经常会把机会留给优等生,若优等生答不出问题,教师会耐心引导或会意微笑,以免其尴尬;对于中等生,教师偶尔给予回答机会,解答不出的,教师则给予“再思考”或“谁来帮他”等中等性评价;而对于后进生,学生一旦回答不出问题,教师便要求其站着听课

(三)家庭的生存环境欠佳

一方面,家长缺乏表率,常以成人的不当方式解决问题,忽视自己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如家长由于经济、背景条件优越,认为物质、权利能拥得一切。孩子若在学校犯错,家长一边姑息、袒护,隐瞒,一边“走关系”,形成不正之风。这种孩子会形成高傲、势利、专横跋扈的病态心理。此种溺爱的教育方式,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父母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6]最终,孩子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反而沦为家长所担心的后进生。

另一方面,孩子亲情关怀缺失致使儿童身心成长欠佳。根据笔者观察、采访,班级里的许多后进生属于留守群体。小学,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没有家庭关爱的孩子在个性发展上则有失偏颇。祖辈教育与父母教育观念相差甚大。祖辈教育使孩子的成长没有规划、没有系统;“隔代亲”行为会忽视对子女的管教,导致孩子随心所欲。于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作风便由此形成。

(四)社会的评判标准单一

基础教育阶段的评价制度主要以文化科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即在长久的考试评价为统一标尺的影响下,家庭、教师、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评价都以学业成绩为标准,多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而非过程性评价,它以“优胜劣汰”为要求,“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理念在教育者中深深地扎根。这在无形之中使得教育者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表现出宽容、偏爱。这种以分数选拔、淘汰为机制的单一考试评价制度,削弱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使不适合文化科考核的学生无机会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认识,使得学生只认可学习成绩,而对其他品德、道德方面的认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