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金融脆弱性研究

当前栏目: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18-08-27 责任编辑:秩名

 摘要:本文以温州合会为例,发现民间借贷的金融脆弱性。其一,本文通过引入六边形原理模拟描绘模型,发现合会呈现传播迅速和影响范围广泛等金融脆弱性症状。其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诱发了合会的资金还款的不确定性“挤兑”现象从而引爆了金融脆弱性。其三,民间金融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监管薄弱也加剧了金融脆弱性。本文也希望为建立健全健康的民间金融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民间借贷;合会;脆弱性

 

1引  言

1.1研究背景

民间金融(非正式金融)在我国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与正规金融相得益彰。民间借贷通过自我约束机制和社会约束机制影响较高的贷款偿还率,使得民间金融活动有序进行。民间金融在金融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且民间借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民间金融脆弱性对中国金融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相较于传统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民间金融脆弱性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民间金融脆弱性对中小企业融资和社会活动带来危害,阻碍了融资渠道和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温州地区的民间金融具有典型性。温州作为国务院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民间金融资源肥沃。合会在温州地区常被称为“互助会”或“呈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集资方式。合会常见的组织形式是一个会主加上几个会脚进行定期聚会。参加合会的人数可多可少,以十多人、数十人为多;会期也有长短,最短不超过一年,最长可达101个月;会金的规模也有千元会、万元会,甚至数十万元会等。每人每次携带约定资金轮流交给一人使用。会主得第一次会金,其余的会脚按照一定规则确定得会顺序,每股会脚有一次得会机会。合会按照确定得会顺序规则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轮会(商量决定)、摇会(抽签决定)、标会(会息竞标决定)等三大类。此外温州地区还有“单千跟”、“翻会”、“八年四”、“退会”、“押会”、“抬会”、“啃会”、“票会”、“三年四会”、“四年三会”、“排会”等十余种称呼,分布指代不同规则的合会(张国谦,1992)。然而,民间借贷系统的金融脆弱性不容忽视。继1985年乐清“抬会”风波、1999年平阳水头“会案”和2004年苍南出现“矾山连环会”案后,从去年开始的“洞头会案”又是一次民间信用“倾塌”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是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任务之一。其中,关于民间金融脆弱性治理在金融综合改革中至关重要。以此为背景,本文通过Matlab软件模拟描绘出金融脆弱性症状,“挤兑”模型阐述由于资金还款的不确定性挤兑所带来的民间借贷系统脆弱性发生机制,并通过温州矾山会案来验证六边形原理,希望为建立健全健康的民间金融提供决策依据。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文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并以六边形理论为借鉴,利用Matlab软件模拟绘制传播路径图形来研究由系统性风险引发的民间借贷危机生成机理,从而论证民间金融的脆弱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指导和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制度优势来克服负面效应,以期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引导民间金融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2.2.实际意义

民间金融让浙江充满活力,但存在的金融脆弱性不容小觑。地方金融改革为配合国家整体宏观经济改革与金融改革步伐,成为当下浙江经济工作一个热点。为保证当下金融改革试点进行,迫切需要理论界深入研究,并提出防止今后民间借贷危机发生的预警机制及防范化解的良策,因此本文的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2.1关于民间金融和合会的研究 

合会在温州地区常被称为“互助会”或“呈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集资方式。合会是由一位会主和若干位会员(会脚)定期聚会形成的民间融资合约(包括摇会、轮会和标会等)。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民间金融盛行的温州就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倒会风潮(陈明衡,2010),并产生巨大负面效应。关于这些民间金融危机发生机制的研究,张翔(2007)以一起标会会案的发生和解决为例,说明退出成本和信息在这起标会会案的发生和解决中的作用,最后举例说明许多大冲突的发生是因为退出成本高昂和信息不足。潘士远等(2009)对温州的实证发现,会主质量对互助会的倒会风险、首轮得会价格折价以及参会人数都有显著影响。张翔等(2009)通过对春风镇的案例分析,发现会员的组会个数和他们的高息抢标行为正相关。因此,以温州合会作为切入点,对于民间金融脆弱性研究很有意义。

 

2.2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研究

从金融脆弱性的定义来看,主要有传统信贷市场脆弱性、金融市场脆弱性和民间金融脆弱性等。金融脆弱论(Financial Fragility Theory)最早是由明斯基Minsky(1964,1985)基于美国等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提出的,主要针对信贷市场的脆弱性。在国内的研究中,主要关于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问题,对民间金融脆弱性的研究尚不多见,仅有崔慧霞 (2005)针对民间金融中介对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风险,剖析了农村民间金融脆弱性的成因。

关于金融脆弱性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违约、功能丧失、价格敏感等解释。Charles 和Projanart (2004)把金融脆弱性界定为:大量居民和商业银行违约(未必会破产);银行部门整体盈利能力的下降。Diamond和Dybvig(1983)认为银行体系脆弱性主要源于存款者对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之间的矛盾。Diamond和Dybvig(1983)建立著名的D-D模型,其中指出金融市场存在多重均衡,银行作为中介机构,进行信贷资源期限结构配置。银行提供存贷期限转化机制,这种独特的经营特点可能使银行处于“挤提式”平衡中。所论述的“太阳黑子论”(预期自实现)说明了即使金融系统自身没有问题,也会因为外生的冲击引爆金融脆弱性。伍志文(2002)认为,金融脆弱性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爆发出来的后果,是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王春峰等人把金融脆弱性的成因归于借贷者对于金融产品或资产的价格过于敏感。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各持己见,且目前研究内容主要是对民间金融进行现象描述阶段,缺乏对其产生、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本论题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基于D-D模型和六边形原理,以温州合会为典型案例,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而提出民间金融未来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