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舞蹈在人们生命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每一个完整的舞蹈中,每一个舞蹈演员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内心独白。内心独白影响着舞蹈演员的心理因素,是舞蹈演员塑造形象的关键。如果说舞蹈动作是整个舞蹈的外在形象,那么内心独白是潜移默化内在神态。怎样通过舞蹈演员的内心独白,走进舞蹈,了解舞蹈,在以后学习舞蹈中快速领会舞蹈。如何让舞蹈演员运用内心独白,塑造舞蹈中的人物形象。本次论文主要结合《中国妈妈》这个作品,通过特定的人物,来研究演员的内心独白,以便可以使我们更快的走进舞蹈,了解舞蹈的内涵。可以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一个舞蹈所表达的意义。
内心独白影响着舞蹈的因素,是舞蹈演员塑造舞蹈形象的关键。本文通过论述舞蹈《中国妈妈》的内容,探索主要演员的内心独白,探究舞蹈演员内心独白对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性。让更多热爱舞蹈的观众读懂舞蹈演员内心独白,快速领悟舞蹈的中心主旨;让欣赏舞蹈的观众,更好的融入整个舞蹈中。与此同时,让舞蹈演员通过重视内心独白,更准确的塑造人物形象,更希望借此可以抛砖引玉,提高对舞蹈演员的了解,加强舞蹈演员在表演时对人物更好的诠释。
一、舞蹈表演中内心独白的概念及内涵
(一)舞蹈表演“内心独白”概念 所谓舞蹈艺术中的“内心独白”,指的是舞者在表演过程中,基于特定的表演氛围,借助特定的舞蹈词汇,对人物内心思想活动和情感波动的直观性展示。 (二)舞蹈表演中内心独白的内涵 在舞蹈表演中,无论是肢体动作,还是面部表情,都是借助真实情感来实现的,如果缺少了情感的支撑,就会呈现出很“假”的感觉。因此,舞蹈演员只有重视内心独白的展示,用情感支配表情,用情绪推动动作,用丰富的内心活动来体现肢体动作的准确细腻,才能呈现出良好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借助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向观众传达最多的艺术信息,才能与观众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二、内心独白对舞蹈表演的重要性 www.eeelw.cOm
(一)展示舞台形象的内心活动 优秀的舞蹈演员,善于展示舞剧人物的内心活动,舞者通常需要借助舞蹈动作、表情甚至延伸来展现剧中人物当下的内心情感和表达。这就离不开舞者的内心独白,有了内心独白,舞者才能更好的展示剧中的人物性格和情绪变化。比如 《中国妈妈》中,中国妈妈与日本女孩的多个舞段中,中国妈妈愤怒的瞪视,犹豫的转身,勇敢的伸手,从对日本女孩的憎恨到怜爱,有着不同的细腻处理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在排演过程中这种处理会有所变动,根据心情的不同,会产生变化的内心独白,演员的表情、眼神、呼吸都会随之变化。 (二)塑造良好的舞台情景 表演经验丰富的舞者,其内心独白是与舞蹈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角色的
情感变化相一致的,这就需要舞者准确的分析舞蹈作品,感悟人物角色的情感脉络,从而准确的借助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向观众传达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我国舞者对舞蹈作品人物角色的情感变化不了解,对舞蹈的故事发展走向不确定,内心独白就会空洞宽泛,也就无法准确的塑造舞蹈中的人物角色。可以说,合理的内心独白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舞台情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与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配合,使得人物性格化、形象化,也建立了符合剧情发展、符合舞蹈艺术内涵的舞台情景。 在舞蹈的最后,长大成人的日本姑娘正沉浸在劳动的欢乐和在妈妈身边的幸福时光时,中国妈妈却饱含着泪花捧出日本和服。这就意味着,中日恢复正常邦交了,日本女孩可以回自己的祖国寻找亲人了……这一刻,母亲和女孩都沉浸在离别的悲伤中。无声的捧出和服,背后是中国妈妈对日本女孩难舍难分的挚爱。 (三)与观众形成思想共鸣 很多时候,舞者的技术提高了,心却没跟着一起成长,没有“心”的表演是无法与观众实现心灵的交流与沟通的。而正是借助内心独白,舞者才能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共鸣,最终“直指人心”。在《中国妈妈》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日本女孩面朝观众,妈妈则背对着观众,女孩冲上去试图拥抱妈妈,妈妈下意识的抱住了日本女孩,但是下一个瞬间对日本人的仇恨提醒她这是一个“日本人的后代”,于是她狠下心来挣脱了女孩的拥抱,女孩被推倒在地,妈妈的表情中留出矛盾和痛苦,面对女孩不解的痛苦,她再一次试图走近女孩。尽管没有对白,但是演员的内心独白充分展示了中国妈妈内心的矛盾,这一矛盾深深感染了观众,把众多观众带入了“两难”的选择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