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风筝》中的海阳秧歌

当前栏目: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18-10-25 责任编辑:秩名

 本文通过舞剧《风筝》为个案,论证海阳秧歌中的形象塑造。第一部分介绍了舞剧中的海阳秧歌,分为海阳秧歌和舞剧《风筝》中海阳秧歌的作用两大部分。其中介绍了海阳秧歌的产生和主要表现形式、舞剧《风筝》的概述和舞剧中海阳秧歌的运用。第二部分分析了舞剧中群舞翠花货郎的人物形象,分开解析了民间表演中的翠花、货郎和舞剧中的翠花货郎,对比了海阳秧歌的人物形象运用到舞剧中的便利性。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舞剧中海阳秧歌对形象的塑造。分为体现了人物形象身份特征和表达人物形象的性格和情绪。通过三大部分的分析论证挖掘海阳秧歌在形象塑造方面的力量。

一、舞剧《风筝》中的海阳秧歌

(一)海阳秧歌

1.海阳秧歌的产生

海阳秧歌是山东省三大民间舞之一,主要在山东胶东半岛南部和黄海边缘的海阳市一带流行。海阳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据资料记载海阳秧歌最开始出现在汉朝,在明朝时期创始系统,在大嵩卫地区盛行,在清朝中期最为盛兴。当地有一首民谣唱的是:“乡下秧歌进了城,显拜娘娘后耍景。”这句民谣体现出在以前海阳秧歌已经是庆贺节日时,带动节日气氛增加热闹的重要内容。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和民谣的传颂,能看出封建时期海阳地区的民间艺人结合了汉族的民间传说和武术、舞蹈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完善了当时的海阳秧歌体系,又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和现代专家的总结提取出了现在的海阳秧歌。说明海阳秧歌产生于民间艺人对庆贺节日的演出气氛之中,又结合长时间的发展和沉淀形成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海阳秧歌。

2.海阳秧歌的主要表现形式

民间的海阳秧歌一般是以秧歌队的形式演出的,队伍结构分部的非常明确,大致三个部分形成。队伍最前面的是以三眼铳、彩旗、捧香盘、大锣等等组成的执事部分,感觉有一种鸣锣开道吸引人群驱魔除邪的目的存在。队伍中间的是乐队,有大鼓、堂锣、大钹、小钹等民间的乐器队伍。最后也是最重要最热闹的舞队,舞队中的每一个表演者都有的自己角色并且各有各的剧情,各有各的特色。在舞队中有集体表演者如花鼓、小嫚等,此类表演形式在现在经常被用在群舞作品之中,还有更为具体更为形象化的双人舞表演者如丑婆和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筛漏匠与王大娘还有本文要写的翠花和货郎等等。翠花和货郎在传统的表演形式是双人舞的表演,而在舞剧《风筝》中确实群舞的表演形式出现,改变了海阳秧歌中对形象塑造的表现形式。

 

(二)舞剧《风筝》中海阳秧歌的运用v www.eeelw.coM

1.舞剧《风筝》概述

舞剧《风筝》一部以上世纪 30 年代的山东潍县杨家埠为背景的抗战题材舞剧,是完全用山东民间元素精心打造的一台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原创舞剧。舞剧是以一对中日青年的感情发展为线索而展开的故事情节。舞剧的大致内容讲的是顺德堂掌门杨万顺的女儿杨春燕在集市卖风筝时,险些被日本浪人非礼。恰巧被在集市上写生的日本青年上川所救。上川非常喜欢中国民间艺术,就到德顺堂拜师学艺。按照族规杨万顺不收上川为徒,但是经过杨春燕等人的劝说加上上川的真诚最终还是感动了杨万顺暂时把他留了下来。上川在德顺堂的学习过程中与杨春燕朝夕相伴彼此产生了感情并共同制作了“比翼燕”风筝。杨万顺并不同意两人的在一起。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德顺堂陷入熊熊烈火之中。上川不顾危险就出了深陷火海中的春燕,受伤的杨万顺被上川感动默认了两人的感情,但最后上川为了救出杨万顺和上川死在了日本人的抢下。春燕悲痛欲绝大雪皑皑,恍惚中梦见了一场天堂婚礼,在婚礼中春燕和上川幸福牵手。最后两鬓斑白的杨春燕放飞了珍藏多年的“比翼燕”。放飞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放飞了对和平年代的祝福。

2.舞剧中海阳秧歌的运用

舞剧是以山东为背景的故事题材,所以舞剧充分运用了山东民间元素。山东民间元素自然少不了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海阳秧歌。舞剧中女主的动作风格和形象塑造基本都是以海阳秧歌为主的。舞剧中的群舞舞段也差不多都是以海阳秧歌动作风格为主的舞段,比如一幕货郎翠花舞段、二幕扎风筝的舞段、三幕放风筝的放风筝的舞段等等都是运用到了海阳秧歌的人物形象和多作风格。当然也不只是这些舞段和主角运用到了海阳秧歌素材,其中就连一些以表演为主的路人形象和为了烘托气氛的小小片段在舞剧都是用海阳秧歌来细细研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