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对制造业贡献开题报告

当前栏目: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13-11-15 责任编辑:秩名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2011年G20峰会透露出:持续的欧债危机和新兴市场的高通胀仍然沉重地压制着全球经济回暖的趋势。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如何把握好这次机遇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这个重任无疑落到了支撑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上。纵观我国的产业结构,不难发现,我国的制造业结构体系已走向成熟,所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和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新兴的服务业正稳步发展,尤其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之一。

   据统计,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制造业方面,据研究机构IHS环球透视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首次超过美国(19.4%)。同样,物流业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1年9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暨10周年庆典上专家披露:2010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25.4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22%;2010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达2.7万亿元,4年年均增长14.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07年的18.2%降为17.8%,相当于当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600亿元;2010年中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36.1万亿元,4年年均增长15.4%,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则已达到102.6万亿元。在201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10周年之际,中国的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355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0675亿元,年均增长24.1%;物流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688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310亿元,年均增长14.8%。这些数据无一不显示着中国的物流业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2010年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GDP)41425.48亿元,占全国(397983亿元)10.4%,仅次于广东省(45472.83亿元)排名第二,同时其GDP(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江苏省支柱产业之一的制造业是分不开的。江苏省制造业对江苏区域经济的贡献近年来稳定在47%左右。2010年制造业工业总产值88030.71亿元,比2009年(69758.11亿元)上涨了超过24%。这些数据显示出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也从侧面暗示了制造业产业结构正日趋完善。

   伴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江苏省物流业的运行也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主要表现为:2011年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6137.73亿元,同比增长25.2%;物流需求系数为3.08。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较快,占比较高。到2011年6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就已经达到27371.24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的76%,比上年提高了2.02个百分点;进口物流总额为5357.43亿元,增长了17.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15.0%,占比回落了0.81个百分点;农产品、再生资源和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及外省市商品购进总额同比增长了11.0%、165.3%、16.1%和19.0%。此外,虽然江苏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较大,但它与GDP的比率却持续下降。2011年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966.04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06个百分点。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却降到了16.73%,同比下降了0.5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在江苏境内,物流业的发展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物流业所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为制造业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契机。二者联动,共同推进GDP大幅提升指日可待。

   因此,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中,物流业到底起到多大的贡献,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较少,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

   1.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理论性研究

   Thomas and Griffin(1996)认为协同物流两个或者更多主要阶段的协调问题,就是获得、生产和配送的协调,具体包括买卖双方协调、生产配送协调、存储配送协调以及战略规划等。而非线性配送费用模型、生命周期约束、普通国际供应专题、第三方国际物流、协同物流中分界点的确定等问题,将是协调的研究方向。Riddle(198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粘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是基于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协调。Devaala, Vanden(1999)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制造业对加工制造环节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却对贯穿于上中下游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在逐渐增加,迫使制造业将增值环节推向生产性服务活动。Karmarkar(2005)认为,随着制造业结构形式逐渐的变革,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制造业。制造业企业活动的外置又将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相关、双向互动的新阶段。

   2.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定性描述

   John Tschetter(1992)指出:为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美国大多制造行业已经实现大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于生产服务业,从而进一步改变了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的产业人口比例。

   3.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

   Chen.Y.W和Larbani M(2005)对不同的供应链联盟绩效进行了系统仿真研究,并通过算例,分析了由两个供应企业、三个制造企业、两个物流企业、三个客户组成的供应链的价格联盟问题,为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的联盟提供了理论支持。Theodore and PartiCia(2000)基于制造商和物流提供商的合作关系,通过样本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认为物流能力的大小、合作的专注性、资产的专用性,合作交易的大小等对物流合作关系起到正相关的作用。Taylor, Colleen(2007)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说明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结合伙伴关系有利于增强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于国内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情况,政府、学者、企业各界也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1.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理论性研究

   刘志彪(2006)从整个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结构调整角度出发,认为现代生产服务业脱胎于制造业母体,提出只有从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高度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政策才是切实可行的。王见喜(2010)基于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联动发展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以及物流业与制造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研究了我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四种主要联动模式。张燕(2007)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和江苏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提出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思路。吕玉兰(2005)则从制造业企业物流角度强调我国制造业企业需要具有个性化的物流模式,即没有固定模式,只有趋势—物流的合理化与有效化,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模式和途径发展物流,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韩锡琴(2010)分析了我国目前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现状,指明二者向高端发展的瓶颈,同时根据发达国家二者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三个阶段,并用耦合效应模型判断发展阶段。

   2.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定性描述

   李建建(2010)基于SWOT分析法就我国当前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刘丹(2009)针对福建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提出: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其发展依赖于制造业物流需求的释放,制造业的发展又需要物流业的支持,出台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陈牧、韦震华(2011)针对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阐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所具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归纳提出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五项建议。

   3.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

   针对云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程度,刘秉镰,林坦(2010)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最终落脚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张快娟(2011)以杭州为例,构建了主成分-灰色关联模型(PGR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处理的结果得出杭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处于协调与不协调的临界状态,得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可控变量进行仿真研究,预测未来协调程度。夏华卿(2011)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长江三角区等七个经济大区1999年到2008的的相关数据得出结论,制造业总额每增加1%可以带来物流值总额0.57%的增加额,即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且制造业总额增额:物流业总额增额为1:0.75。陈智刚、马俊生(2011)分析了云南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促进云南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施国洪、赵曼(2010)则用DEA分析法指出了物流业与制造业两者发展的不协调现象:二者发展水平不一致且互动不足。

 

三、前期准备及资料搜集情况

   首先,本人从互联网、期刊、书籍上搜集到学者们对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为了深入了解江苏三大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侧重点,本人搜集了江苏十二五规划等材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再次,本人还从万方、知网等权威的论文数据库网站中搜集到众多与物流业、制造业相关的论文资料,以供写作筛选;最后,本人还通过阅读运筹学相关书籍,完成了多元线性回归的理论学习。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作为辅助工具,完成了Eviews软件的学习与应用。

 

四、参考文献

[1]董璞玉.中国制造业站在转型“十字路口”[N].解放军报,2011-12-7(3).

[2]中国统计年鉴(2011)

[3]Thomas and Griffin, Griffin Paul M. Coordin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96,94:1-15

[4]Riddle Service-led Growth: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M]. Praeger, New York,1986.

[5]Devaala, Vanden. Producer services,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ervices tradability[M].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9

[6]Karmarkar. Will you survive the services revolu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

[7]John Tschetter,Stock J R. Logistics[M].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Oak Brook,IL,1992.

[8]Chen.Y.W, Larbani Simul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upply chain with various allia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2005

[9]Theodore and Particia. Arisk-free Perishable iterms returns Poliey.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0,2(1):100-106

[10]Taylor, Colleen. Infineon combines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in fab-lite shift [M] Electronic News,2007

[11]刘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5:36-44.

[12]王见喜.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3]张燕.江苏省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研究[D].江苏商论,2007,12:25-27.

[14]吕玉兰.制造业企业物流模式及其选择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韩锡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李建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SWOT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9):52-54.

[17]刘丹.促进福建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12):70-73.

[18]陈牧、韦震华.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1,273:95-96.

[19]刘秉镰.林坦.制造业物流外包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67-77.

[20]张快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以杭州市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1]夏华卿.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关系研究[J].物流科技,2011,7:54-57.

[22]陈智刚、马俊生.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物流技术,2011,30(6):79-82.

[23]施国洪、赵曼.基于DEA的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9:62-65.

[24]吕敏.物流业发展对产业机构优化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25]姜华.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区域发展,2005,12:12-14.

[26]杨庆丽.论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振兴[J].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7]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2011)

[28]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2011)

[29]李舜萱,陈海燕,常连玉.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J] .物流技术,2009,28(7):9-11.

[30]赵曼.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31]江苏省统计年鉴(2010-2011)

[32]江苏省统计年鉴(2009-2011)

[33]江苏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出.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及路径选择研究 [J/OL].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