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任务: 苏轼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其文章的影响力在宋代便已朝野皆知。对于他为文的挥洒之处,前人多有申说。对于其文章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前人也有论及,但一些地方尚有深入的余地,譬如宋代科举的特殊性以及策论的文体样式。本文将重视典章制度对文学风气转移的作用,力图通过苏轼文章的探析沟通文学传统的内与外。 研究目的: 通过撰写此毕业论文,检验了本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查阅分析资料等能力,提高本人理论研究能力的同时,丰富了知识,以及深入了解了作家之间的影响的重要作用. 二、调研资料情况 基本书目: 1、《宋史》,[元]脱脱,中华书局1985年版 2、《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祝尚书著,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3、《苏轼研究》,王水照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日]内山精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5、《科举与宋代社会》,何忠礼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6、《明代苏文研究史稿》,江枰著,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王水照),复旦大学2005年 7、《苏门六君子交谊考论》,张丽华著,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陆坚),浙江大学2005年 8、《苏轼与“宋四六”》,陈祥耀,载《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 9、《苏轼资料汇编》(1-5册),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教研室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10、《苏文汇评》,曾枣庄编,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三、实施方案 1、仔细阅读苏轼的著名文章 2、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对比互证 3、思考并结撰论文 四、预期结果 主要内容:从文化传统、典章制度等方面探讨苏轼文章与科举制度之间的关系。 预期结果: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史料旁证,说明苏轼文章不仅是文章学意义上的杰出作品,同时也是当时文化传统与典章制度互相作用的结果。 结果形式:论文。完成一篇8000万字左右的符合学士学位要求的学术毕业论文。 五、进度计划 2016年12月11日,与指导教师商量确定选题,拟写开题报告; 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5日,查阅资料,做前期准备; 2017年1月16日—2017年1月31日,根据当期进展修订开题报告,拟写修改论文大纲; 2017年2月1日—2017年3月1日,完成初稿请指导教师审阅并提修改意见,完成中期自评表; 2017年3月2日—2017年3月15日,修订,上交二稿; 2017年3月16日—2017年3月31日,修订,上交三稿; 2017年4月1日—2017年4月15日,修订至定稿; 2017年4月16日—2017年4月30日,撰写答辩陈述,作答辨准备,请指导教师作鉴定意见; 2017年5月1日—2017年6月1日,进行论文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