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现状:
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正随着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和延伸。当同一语言、文化背景的观众希望欣赏到外语配音和配字幕的电影时,字幕翻译就应运而生了。现如今,外国电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电影字幕翻译这一重要电影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是对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一种纪念,也是对中国电影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贡献。 在关于字幕翻译研究这方面,字幕翻译也可以说是翻译研究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字幕翻译还没有引起广大翻译学者足够的重视。尽管字幕翻译的发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但它仍然是一个被低估和轻视的翻译研究领域。 “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姚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接受美学反对孤立、片面、机械地研究文学艺术,反对结构主义化的唯本文趋向,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文学的创作和接受。但它仍然回避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基本美学问题,表现了它的局限性和理论弱点。 彼得·纽马克是一位英国的语言学家、实践型的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纽马克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并把这两种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中。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1981)、翻译教程(1988)、《翻译论》(1991)和《翻译短评》(1993)。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纽马克提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他将文本分为抒发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应酬功能和元语言功能。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和完善。 早在1960年,西方重要学术期刊Babel上就发表了有关字幕翻译研究的论文,启动了西方尤其是欧洲翻译研究在该领域的发展,如今影视翻译研究在西方更日趋成熟,无论在具体的特点、技巧还是在其原则、标准方面,都有非常系统的理论,如Henrik Gottlieb教授和Kantan教授在字幕翻译研究方面的卓著贡献。 麻争旗在2005年出版了影视翻译研究的专著《影视译制概论》,在我国影视译制理论研究、影视译制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与跨文化传播领域:在《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麻争旗认为所论及的影视翻译五大特征相辅相成,是做好影视翻译的基本保证。 张春柏总结了影视剧语言的即时性和大众性两大特征,尤其对影视语言的口语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张春柏以影视翻译与普通的文学翻译的不同之处为指导原则。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他编著或主编教材与词典近十部,译著六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六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翻译研究期刊The Perspective 和META上)。 在西方,许多翻译理论被运用到影视翻译研究中,其中有关联理论、目的论、描述性翻译学和多元系统视角,还有勒菲弗尔的权力操控论和韦努蒂的归化理论等。 我国在影视字幕翻译研究方面比西方国家起步晚,至今仍处于初始阶段,不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较少,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还极其有限,也鲜见介绍国外影视翻译研究新成果或访谈国外著名影视翻译学者的专文。国内的研究范围也比较零散、片面,尚未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也未有成体系的理论出现。在研究视角上与西方相比也显得狭窄,还存在未曾涉足的研究方向,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字幕翻译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涉及由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变,字幕翻译者必须要采取策略等来保证译文的简明扼要。 字幕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必须构建自身理论体系。由于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谈论能更好地拉近读者与异域文化的距离,因此成为字幕翻译的最好理论。本文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以中外文化差异为基础,以翻译理论为主、语义翻译及其相关联的理论为辅,分析电影字幕的翻译,使译者对字幕翻译仔细推敲,翻译出最好的作品。 课题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和盛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电影字幕翻译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表现。但网络流行语因其在时效和适用人群上的限制,在受众面广,传播周期长的影院字母中应把握一个度。字幕翻译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以及网民的磨合中,网络字幕组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草根翻译特色,即使使用大量过度归化的翻译策略,而这个极大幅度的过度归化就出现在了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这部作品正是贾秀琰的翻译。贾秀琰是中国80后新生代的女翻译,她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是一名翻译英文电影的翻译,外界的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她的作品中加入了不少新时代的元素,国味比较浓厚,在观众的角度看来比较接地气,但是在翻译界因其翻译质量却饱受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