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现状:
“迁移”一词由行为主义心里学家Lado(1957)提出,意指人们已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里过程。并指出,“人们倾向于把他们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形式、意义以及它们的分布迁移到外族的语言和文化中去”(Lado,1957:193)在归纳了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的对语言迁移的研究的基础上,Odlin (2001)提出语言迁移的概念:“迁移是指目的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母语迁移(L1 Transfer)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对外语习得产生的有益的、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它能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反之,产生不利的、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是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外语的障碍。母语负迁移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体现在词汇、形态、句法和语篇等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 Helms-Park (2001)做了一个对印度乌尔都语和越南语英语使役动词的习得研究为了表明学生的英语词汇有迁移现象。 Bhela(1999)对母语负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影响进行个案研究,以母语负迁移对第二语言写作中句子结构的影响为研究的侧重点。 刘思彤(2008)以吉林省高一学生的120份作文为样本,分析了出现错误的原因和语言范畴。发现作文出现的大多数文本错误同母语负迁移有关,指出:母语负迁移是导致高中生英语写作的最主要的错误来源。并且在英汉对比的基础上对这些错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吴明非(2012)通过对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三年级参加的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的书面表达抽样进行统计分析实验,通过归类、统计、解释等多种方法分析所搜集到的数据,运用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具体从形式、词汇、句法和篇章四个层面来阐述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现象。 赵英英(2012)通过回顾母语迁移理论、对比分析假说和错误分析理论,以福建省漳州一中高一学生的109份英语书面表达为样本,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了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指出母语对英语作文的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四个方面。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对语音、形式、词汇、句法、语法和语篇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这些方面产生了母语迁移的现象,并且母语迁移对高中英语写作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而这些有母语引起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这些学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对策来减少这些影响,例如:改变教学方法、增加阅读量、加强英汉对比知识教学、培养目标语言思维和跨文化意识等对策来解决或者减少由母语迁移给高中英语下作所带来的影响。 课题研究目的: 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对语音、形式、词汇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了这些方面都存在母语迁移的现象,从而对高中英语写作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而本人将以母语迁移理论、对比假说和错误分析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高中英语写作为实验,对比英汉两门语言在语法上的异同,本人将着重从形态、句法和语篇三方面来阐述母语负迁移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旨在减小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的影响,找出相对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存在在英语写作中的语法错误,最终能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