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现状: 非礼貌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多年来许多学者把焦点都放在礼貌现象上,而忽略了非礼貌的研究,使之成为趋近边缘化的现象。与研究成果颇丰的礼貌相比,非礼貌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但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开始对这一现象重视起来,各个领域的学者对非礼貌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长期以来严重失衡的研究状况慢慢得到了缓解。 国外的学者最先开始了对非礼貌现象的研究,在1996年,J.Culpeper(J.C.)首次明确提出了非礼貌的概念和独立研究地位,并系统阐述了非礼貌言语行为,他将不礼貌定义为“一些用来攻击面子并以此造成社会冲突和不和谐的交际策略”;并且,他也在Browm&Levinson礼貌研究的面子保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礼貌理论框架和非礼貌回应策略,此后非礼貌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8年,Bousfield出版了《交际中的不礼貌》(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书中,作者主要以Brown 和Levinson (1987)的礼貌理论以及Coulpeper(1996)的不礼貌理论为基础,通过电视纪录片中大量各种类型来自现实生活的语料,从动态语篇的角度分析了非礼貌语。2011年,J.Culpeper又推出了不礼貌研究巨著——《不礼貌: 用语言冒犯人》(Impoliteness:Using Language to Cause Offence)。该书吸收语用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自然发生的语言数据为语料,围绕不礼貌的理解因素与冒犯度的关系,对语言不礼貌现象进行了系统、全面而又深度的剖析.学者们对非礼貌现象的研究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类型功能、韵律特征、动态语篇等;语料环境也各有不同,如政治对话、电视智力问答节目、文学作品等。 我国学者对非礼貌语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真正开始研究非礼貌现象是从2001年丁崇明开始,他讨论了词语叠连式的不礼貌语言。李元胜在2006年从顺应论角度讨论了不礼貌语言是顺应了听话人或是说话人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的需要,并将不礼貌分为策略性不礼貌言语行为和非策略性不礼貌言语行为。2007年,杨子和于国栋也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不礼貌,从实现形式、针对对象、说话者意图及听话方的接收效果等层面,把不礼貌分成非策略性不礼貌、策略性不礼貌和语用失误型不礼貌三类。2009年,王传奔提出将不礼貌分为表面不礼貌言语行为、实质不礼貌言语行为、有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和无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同年,张大毛从说话内容、说话距离和说话环境等方面分析,将不礼貌语重新定义,也从动机、信息表达和策略非策略这些不同的分析角度将不礼貌语分成不同类别,并举例分析。龚双萍(2009)和严敏芬(2012)分别对D.B.的《交际中的不礼貌》和J.C.的《不礼貌——用语言冒犯人》进行了评介,分析了他们书中的精华亮点,同时也提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语言环境更细致地分析不礼貌,将不礼貌的研究范围不断缩小,放到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语言环境中,如婆媳冲突(赖小玉2012)、影视作品(杨文澜2011)、选秀节目(郝玲玉2012)等。 课题研究目的: 虽然如今非礼貌现象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与礼貌研究的成果仍有一段距离,仍不够完善,需要更全面的研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理论上交流也会非常亲密,但事实上,家庭成员之间的存在着非常多的不礼貌语,本文希望通过非礼貌框架来分析家庭成员之间非礼貌用语产生的原因、效果,以及家庭成员的反应所反映的其性格特征和对成员之间关系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