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中女性哥特式论文开题报告

当前栏目: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18-02-12 责任编辑:秩名

 课题研究现状:

  

玛丽·雪莱(1797-1851)是英国19世纪初期重要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作了十七部作品。其代表作《弗兰肯斯坦》是哥特小说的杰作,也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作品涉及科学、生态、伦理、女性、家庭等多方面主题,自1818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批评家的重视,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的研究也从未停止。

200年来,国外对《弗兰肯斯坦》的研究热度有增无减,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变换中。1979年乔治·里维恩主编的《经久不衰的弗兰肯斯坦》收集了十二位著名学者关于该小说的研究论文。哈若德·布卢姆编辑了两本研究玛丽·雪莱的专著并于1985年和1987年出版。1988年安·梅勒出版《玛丽·雪莱:她的生平,她的小说,和她的怪物》。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研究:研究者把《弗兰肯斯坦》放在文学史的连续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乔治•里维恩的《弗兰肯斯坦意义不明的遗产》中考察了“弗兰肯斯坦”的形象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的变化和曲解,并指出《弗兰肯斯坦》这个非理性的传奇故事包含着现实主义的种子。朱迪丝•威尔特主要研究玛丽雪莱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弗兰肯斯坦》和浪漫主义、普罗米修斯神话、弥尔顿的《失乐园》的关系都是研究的重点。平行研究方面的研究如:普鲁博对比《弗兰肯斯坦》和霍夫曼的《睡魔》(Der Sandman)中的疯狂主题(the theme Madness),格瑞芬对比《弗兰肯斯坦》与《简爱》中的“冰”与“火”的意象等等。

2.作家生平研究:布卢姆非常强调作者生平对《弗兰肯斯坦》创作的影响。安•梅勒认为玛丽•雪莱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宣扬她父母的政治观念,科诺普尔马契尔结合玛丽没有母亲的童年和她对父亲的暧昧态度来解释她对怪物既同情又排斥的矛盾心理。

3.主题研究:大致分为可伦理主题(相当多的论文集中在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探讨道德伦理对科技滥用的约束力,人类对机器人、克隆人的道德责任问题等。)、自我主题以及异化主题。

4.版本研究、影视戏剧改变研究:有学者对比分析1818年版和1831年版的不同之处,指出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日趋保守的玛丽•雪莱自觉地转变成为一个宿命论者。在1831年版的《弗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消弱了主人公的创造精神与渎神意识,使得书中有了强烈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味道。据不完全统计,《弗兰肯斯坦》的影视戏剧版本有71种。相应的,对影视戏剧改编的研究和对《弗兰肯斯坦》与大众文化的研究也相当多。

国内对《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的普遍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界起初认定为《弗兰肯斯坦》为边缘文学而对其缺乏重视,而如今渐渐接受其为经典,并产生了逾千篇专题研究的硕士论文和学术期刊论文。这些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弗兰肯斯坦》。如:艾晓明的“科学与怪人——重读一部女性小说经典”,杨蓓的“隐形性、家庭生活与平等主义”。

2. 《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如:郭方云的“分裂的文本 虚构的权威——从《弗兰肯斯坦》看西方女性早期书写的双重叙事策略”。

3. 比较研究。如:候丹的“对浪漫理想主义的阐释与反拨——评《弗兰肯斯坦》”,王爱燕的“穿梭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郑博仁的“解放了的弗兰肯斯坦——浪漫主义与哥特文学传统在《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中的体现”。

此外还有何非分析《弗兰肯斯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陈姝波探讨了小说中的激情和理性的关系。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各方面对《弗兰肯斯坦》做了具体而深入地研究,但多以复调研究、生态主题、叙事艺术、作者生平及文学比较为主题。一些学者虽注意到了作品哥特因素,但大部分都着眼于怪物与弗兰肯斯坦的矛盾,忽略了作品中女性哥特因素的体现以及隐含的女性形象,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