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负迁移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当前栏目: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18-02-13 责任编辑:秩名

 课题研究现状: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媒介。由此可见,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准确、流利的英语发音对学习者尤为重要。汉语和英语语音各有其自身特点且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对于母语是汉语的英语习得者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以致在英语语音的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影响英语交际能力和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了解汉语和英语的发音特点、规律及其相互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英语语音,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洪明(2004)从影响英语学习者发音的以英汉两个语音系统的音位体系和发音特点的差异入手,结合音系学和语音学知识,分析了英汉语音段音位、超音段位、声调语调及语流音变四方面的差异,总结了英汉语音系统差异引起的母语负迁移作用,认为音段层次上的母语负迁移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者用母语发音代替目的语发音。 陈桦(2005)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中15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复述故事及话题讨论两项任务中否定表达的韵律特征,发现否定表达大多被赋予重音,并主要以音高突显方式出现;本族语者在口语中经常使用的作为话语标记语的否定词在学习者话语中未曾发现;在不同任务中,不同功能的否定表达出现的频率及凸显方式有差异。 冯友(2005)采用定性和量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对英语学习者的吞音现象进行了实证调查。检索分析大学生四、六级口语语料库(COLSEC)的结果表示,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吞音现象,以辅音吞音最为常见。辅音吞音在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清浊差别上的分布也不均匀。从语际干扰和语内因素两个方面探寻了吞音发生的原因。 张国强、徐军(2005)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大量举例探析了英汉语音在音位级音位区别特征、音节结构特征、语调与节奏等方面的差异。认为英语中清与浊有着重要的辩义功能,而汉语中送气与否则是区别词义的重要特征,由于汉语的音位组合格局较英语简单, 且音位组合中没有复辅音,中国学生对于英语中的旁音爆破辅音群[tl] [dl]、鼻腔爆破辅音群 [tn」[dn]和不完全爆破音[pt][kt]的发音存在较大困难。 巫玮(2008 2011)基于PETS口语资料库,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加音和减音现象。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加音错误主要可以分为辅音后添加元音、元音后添加辅音、在某些因素后添加卷舌音[r],其中,辅音后添加元音的趋势耀远远大于后两者。减音现象中,以[Ml]最为常见,减音类型以辅音减音最明显,并探讨了减音产生的原因,表明减音的原因也与母语相关。 杨军(2009)以56名中国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他们对英语朗读的语调切分。分析结果认为与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学生在各个句子上产出的语调切分种类更多,语调切分的趋同性起伏较大。不当切分在二语语调切分中很常见,而在正常母语语调切分中未见一例。二语学习者比母语者产出更多非流利性。二语语调切分也受母语和在线产出管理的影响。 高琳、邓耀臣(2009)通过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朗读录音样本及中国学习者应与口语语料库中的单词重音错误,从语际因素和语内因素两方面探讨了重音移位的原因,指出汉语语音的负迁移是导致英语单词重音移位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多音节词的重音位移最为常见,重音错发在第二音节的倾向也比较明显。 郑桂芳(2011)在论述语言迁移理论的基础上,从音素、音位、音调以及连续和节奏等层面分析了母语迁移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普通话的音节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单元音加元音,而英语音节的首、尾常常出现辅音群,对英语学习造成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汉语对英语语音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应该通过与汉语语音的对比,加强学习效果,力求改善已形成的错误发音习惯,有效提升英语学习与交流能力,促使发音标准化。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的使用和课堂实践性的增强,从机械的反复练习转变为主动探索研究学习的课程,同时注重发挥耳朵的作用,听准,继而掌握发音规律。 

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汉语和英语的发音规律及特点,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商贸英语专业大四学生的抽样调查及研究,进一步认识到汉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够为英语习得者提供一定参考及借鉴,使其对英语发音有更深的认识,在英语学习中避免汉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干扰,从而达到有效的英语语音学习,培养正确的发音习惯,使英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