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审计的质量期望的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也越来越大。然而,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的加大了审计风险。 我国对审计风险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上进行论述的,而对审计意见的研究则以实证为主。可能与研究的对象有关,随着审计市场的完善,数据资料日益完整,能从事实证研究。 K.stringer 在 1961 年指出,“精确度和可靠度 ”与 “注册会计师可能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可能是有据可查的关于审计风险研究的开端。 1973 年,美国会计协会(AAA)发表“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也使用“可靠度”一词,并对“可靠度”进行解释:“某一认定或声明是真实或有效的可能性”。 随后,国外审计职业团体对审计风险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索,并各自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审计准则(1983)第 47 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 国际审计准则(2004)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试图对审计风险作出定义,如 A·A 阿伦斯等(1994)认为:“审计风险是在财务报表事实上有重大错误时, 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并因此提出无保留意见的风险”。 意义:内容主要为本人针对风险提出的规避策略及相关建议,这些策略及相关建议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有利影响,如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规范操作、独立操作的好处。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选题研究方法拟采用理论分析法与实例分析法相结合,以研究背景、国外研究现状为出发点,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审计、独立审计为基础。以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规范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为依据,重点提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得对策及建议,从而完成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的研究。 在过程中还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两种审计模式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明确两者在审计基础、内部控制运用、确定重点审计领域的依据等方面存在显著地差别,并可看到风险导向审计在各方面都优于制度基础审计,所有它是审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三章审计的相关理论;第四章以XX公司为例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与规避的策略;第五章预期效果及评价;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3、研究条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 研究条件:熟练掌握审计技能与相关流程。通过网上进行查询、阅读相关论文文献,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注册会计师工作当中,从日常的工作中寻找问题。与指导老师的进行沟通,使我对论文的方面能够正确,对相关问题能够理解的相对深刻。 主要问题:审计风险的研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审计风险造成的后果,改进方向与未来发展的趋势。 预期结果:通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的规范性和独立性的提高,尽可能的规避审计风险。随着社会的正能量发展,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更有效防范和控制手段的产生,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能走上健康长远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