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和意义: 总体: 1.厘清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的含义,促进我国廉政体系的建设。 2.为解决当下廉政建设出现的困境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现实意义: 1.有利于解决当前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所面临的困境。我国对廉政绩效体系的探索依然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包括对廉政内涵认识不到位,混淆了反腐与廉政建设的界限,以致引发权责不明确、对策片面化等问题。因此,明确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的内涵至关重要。 2.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廉政建设的效率,避免官员腐败事件的发生。为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提供了多种办法,有利于解决公共部门廉政建设中所遇到的瓶颈。 3.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了公共部门的办事质量与效率;有利于改善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与公众的关系,提高社会公众的当家作主地位,共同监督廉洁政府的构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信誉和形象,巩固公共部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使得社会公众更加配合工作,共同构建廉政府。 二、理论意义: 1.为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的概念提供了更详细的阐述。目前,有关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内涵的研究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对该课题的研究,使相关部门和研究者们对该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促进我国廉政体系的建成。 2.为公共廉政绩效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探索。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弥补了当前有关公共部门廉政绩效研究的不足,给廉政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课题研究现状: 1.吴光在《廉政的内涵与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中认为,“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 2.黄明哲和赖路成认为反腐倡廉制度和制度执行力是廉政的关键。 3.黄义英和秦馨在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中认为,廉政就是指“廉洁的政治生活,是廉洁的政府和廉洁的社会、廉洁的个人和廉洁的群体以及以廉洁为导向的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有机统一”,认为廉洁的宗旨是关心人、保护人。 4.赵云国和张希贤在《“廉政”内涵三要素探析》中认为,廉洁不仅包括官员执政廉洁,还包括“执政成本低廉”、“执政生态清廉”,追求执政成本“瘦身”、执政团队整体的廉政之实和廉政作风。 5.于继武则从廉政的反面---腐败来研究廉政,认为腐败的构成要素就是廉政的反面参考标准。他认为廉政具备三个要素: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受国家委任从事国家公务的人;主观方面没有牟取私利的动机;客观方面不滥用权力或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反公认的规范的行为。 6.周义程在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研究中认为,理论研究缺乏、目标的多元性和内在冲突性、产出难以量化、信息系统不健全、评估指标难以确定、政府机构及其人员自身利益的影响,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的主要困境。 7.刘慧琼、孔凡瑜等学者对其进行了补充,认为评估程序随意性较大,也是造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困难的原因之一。 研究不足之处: 1.目前,关于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尚未形成明确而统一的定义。 2.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与廉政相联系的较少,或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小分支,没有做过多的阐述。 3.廉政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将廉政绩效评估作为一个重点来分析的文献较为缺乏。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的内涵:是对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政建设成效的估价,其中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对廉洁的观念的评估,主要是指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评估。二是对廉洁的制度和政策的评估,即制度和政策科学性的评估。三是对廉洁的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评估,即对组织和个人廉洁行政的评估。四是对廉洁的行为方式的评估,包括行政手段、方法和途径。 2.主要困境包括: (1)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观念界定不清,对评估客体不明确。(2)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主体单一,权责混乱。(3)政府廉政绩效评估指标不明确。(4)缺乏对廉政评估可行性的深入分析。(5)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信息系统不完善。(6)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方法和技术运用单一。 3.消解路径: (1)加强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的法制化建设。(2)建构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加强公众的参与。(3)构建科学可行的廉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4)加强对廉政评估可行性的深入分析。(5)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的信息系统,保证廉政评估的有效和准确。(6)综合运用评估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二、实施方案www.eeelw.cOM 1.通过查阅书籍和文献,上网等方式搜集、整理、删选有关该课题的相关资料。 2.向老师咨询信息,寻求指导,撰写论文,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反复修改。 三、创新点: 1.对公共部门廉政绩效评估的内涵做了系统的概述,弥补了目前有关该研究的不足。 2.结合廉政与绩效评估研究,对其消解路径增添了新的解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