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当前栏目: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18-09-10 责任编辑:秩名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程度和效果,决定着教学实施的水平。

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集结学校、地方、社区、家庭的资源来充实地理课程。比如学校中的地理教学图件,地理教学模型等小学用具,是最容易利用的课程资源。学校以外的城市中的图书馆、博物馆,自然中的湖光山色都是常用的课程资源。

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资源是课程资源绝好的来源。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以及更新周期快等的特点。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获取、使用网络信息的时候不能一味地秉承“拿来主义”,更多地去思考所接触到的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合适性和时效性。一是,不能给学生带来虚假的信息,二是,不能给学生在他们这个年纪不合适的信息,三是,所选取的信息最好是要最新的信息,不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信息。所以在这里对网络课程资源的使用进行一些探讨。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自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中学地理课程资源问题,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研究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并且发表了多篇。自2002年以来,相关文献数量一直平稳增长,2010年以后研究热度更是大幅提高,网络资源、生成性资源等不断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扩充着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

    从2002年到2017年的12年期间,我国学者对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研究方向、研究教师与学生在内容、研究尺度都有了新高度。具体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

(1)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逐渐增多

(2)倡导并落实开发生活化的地理课程资源

(3)关注生成性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不过,在这12年的研究中依旧存在研究薄弱点。主要是在以下三点。

(1)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进一步研究并引向实践

(2)进一步完善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机制

(3) 地理课程资源的统计、筛选、管理研究不足

3.主要研究内容

课程资源既是课程实施的媒介,同时又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任何科目要想顺利达到课程目标都离不开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是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资源新的发展形态.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课程资源。

这篇文章介绍了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与教学设计所依据的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了分类,并且归纳了网络课程资源的特征、使用原则与方法。最后列举了网络“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首先,介绍了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交代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所依据的学习理论,即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三大学习理论。

其次,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先将网络课程资源分成了视觉资源、听觉资源和视、听混合类资源三大类,在三大类下面进而再二次分类,并且在每一类后面都有相关的网站链接的实例列举。而后文章总结了网络课程资源的特征,进而归纳了网络课程资源的四个特征,最后说明了网络课程资源的三大使用原则与两大使用方法。

最后,列举了网络“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一个实例。以这个实例来说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在使用网络资源时,依据的学习理论,遵循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方法。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研究方案:

    查阅期刊文献进行文章的主体构思,利用互联网井陉网络信息的查询,并且对查询到的网络信息进行分类,总结网络课程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最后列举一个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详细说明网络课程资源的应用情况。

进度安排:

2017年11月——2017年12月,进行论文准备工作,通过仔细的研究分析,以及导师的指导,确定论文研究方向、基本框架。

2017年12月——2018年1月,查阅文献、期刊等资料,构思论文引言和论文主体部分。

2018年1月——2018年3月,撰写论文。

2018年4月——2018年5月,论文修改、定稿,成果展示。

 

预期目标:

   在查阅期刊文献时,及时记录有用信息并学习写作思路方法,浏览网络对常见的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分类,进而总结网络课程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最后列举一个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详细说明网络课程资源的应用情况。最终在2018年5月初定稿。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wWW.eeelw.cOM

①具备查阅参考文献与研究网络课程资源的应用的能力

②具有阅读、整理、分析与总结归纳的能力

③具有自主学习并进行自主分类的能力

④具有文字表达能力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1)对网络资源不了解,无法将其进行分类。解决措施:浏览网络按照人体感官接收资源的途径划分为三大类。而后再根据信息展现途径的不同分出不同的小类,然后罗列相应的网站链接。

2)论文内容编排较紊乱不成体系,语言不够通顺,排版格式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解决措施:参阅期刊文献,并结合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