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以译代论)翻译体会

当前栏目:实习报告 更新时间:2018-03-25 责任编辑:秩名

 第一、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大根本方法,任何从事翻译工作的人,都不可能自始至终在任何场合都只使用直译,或者只使用意译一种方法。因此,应该主张直译和意译为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不适宜直译的地方,我们就采取意译,而不适宜进行意译的地方,我们就采取直译。所以,笔者认为,直译和意译是相互补充的两种翻译方法,它们是不分彼此的,而且同等重要。但是,当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当先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也就是说,先尝试直译,若效果不合适的话,再尝试意译。

从以上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中,直译和意译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它们的职能以及运用的场合不同。直译和意译,就好像是我们的两条腿,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两者都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出翻译的最佳效果。

第二、在翻译过程中,措辞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而语境又制约着词汇的意义和译文词汇的选择。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语境(原文语境及译文语境),译文就不能准确。因此,译者不仅要解读原文语篇语境,还要构建译文语篇语境。

笔者认为,进行汉英翻译过程中,应当从词开始为好。但是,学习以及进行词语的翻译,不是孤立为之,而应当将词语置入相应的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当中,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译文所用的措辞。在翻译实践中,篇章是最终的考核质量的单位,句子是基本的操作单位,而大部分的难题都集中在词汇单位。译者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才是篇章翻译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并表达出词语的意义,才能体现译者对原文整体的、宏观的理解以及把握。

(1)首先要正确理解和确定好措辞的指称意义。指称意义是“词语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是语言交际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义,也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新编汉英翻译教程》2010:53)。如何理解并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指称意义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词语的指称意义通常具有多重性,也就是说,一个词语同时具有不同的指称意义。

要想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表达词语的指称意义,就应当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搭配关系以及语言环境进行全面、周密的分析。如翻译文本中出现的 “守身如玉”,既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也指保持节操,像玉一样洁白无瑕。然而,该翻译文本的主要内容是塑造朱九江先生的人物形象,并且歌颂其伟大精神,特别是其为政清廉,关心民众疾苦的精神。因此,结合词语所处的特定的语言环境, “守身如玉”的指称意义应该为“keep one’s integrity and moral”或者是“free from corruption”。 

(2)要把握好措辞,还需理解其蕴涵意义。蕴涵意义指的是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是词语的隐含意义。词语的蕴涵意义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正因为如此,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中所具有的蕴涵意义往往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同一语言体系中指称意义相近的词所具有的蕴涵意义也往往不尽相同。如翻译文本中的“芳草”,指称意义为芳香艳丽的香草,植物的一种,但其蕴涵意义却是光明正大,不同于流俗,出淤泥而不染的一种高尚美德。如直译为“fragrant grass”便不能传达词语的意义,应译为“moral”。再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中的“银”,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买卖、交易中所指的银是“money”或者“payment”,但是,在文本所指的特定语境中,指的是行贿或者贪污所得来的钱财,应理解成“bribe”。因此,仅仅懂得词语的指称意义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全面理解并忠实传达词义,还必须了解词语的蕴涵意义,以免犯下貌似忠实、实为误译的错误。

通过这次翻译实践,使我了解到,翻译的结果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经历翻译的过程。好的翻译绝对不是一日之功就能成就的。长期积累和大量的实践都是翻译方法探索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