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的成功与困窘

当前栏目:论文提纲 更新时间:2018-04-06 责任编辑:秩名

 1 节目概述

《花儿与少年》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明星自助旅游真人秀节目,邀请 7-8 位明星,在没有经纪人、助理的情况下组团去国外穷游。在节目录制之前大家互相不知道队友和目的地,每一期节目都会设置一名成员作为导游,旅行时的住宿、饮食和路线由导游全权负责,节目组只提供有限的经费和最老式的通讯工具。节目采用“梯队式拍摄手法”,全程在海外取景,欧洲多个国家都成为节目组的摄制地。整档节目跟拍记录这些明星嘉宾在国外穷游时的点点滴滴,夹杂着旅行过程中成员的心得感受的采访片段。

《花儿与少年》从 2014 年开播以来完成了两季,现在正在播出第三季。在第三季中节目模式发生了变化,嘉宾由前两季的七人增加到第三季的八人,嘉宾的设置也改变了,如果说前两季是明星姐弟自助游,那第三季就是同龄人的自助远行,嘉宾没有明显的年龄层次,都是年轻一代的娱乐圈明星。

2《花儿与少年》的成功要素

2.1 准确的节目定位

节目定位于选择“人文”,注重出行目的,透过镜头展现不同性格和年龄的嘉宾在沟通与互动时的摩擦与融洽。除此之外,节目在地域风情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呈现了旅行当地的风土人情,也通过嘉宾的行程来提供给观众以细致实用的旅行攻略,感受旅行的本质和真人秀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疯狂旅行。

2.2 戏剧的情节冲突

戏剧性可谓是真人秀的一大要素,电视剧戏剧冲突理论中提到,“人与人之间的戏剧冲突,是电视剧戏剧冲突的最主要部分,因为电视剧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构成的”[4]。而《花儿与少年》将戏剧性的冲突表现到了极致,7、8 个相互不熟悉的明星在语言不通的陌生国度穷游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都是造成整个节目冲突性的元素。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团队行动中是不可避免的,每一期的嘉宾在年龄和性格上都极为迥异,拿前两季来说,前两季节目采用的“老少搭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在观念、兴趣和体能方面都不尽相同,而且节目中嘉宾的个性有明显差异,这样的嘉宾设置促成了矛盾的出现。比较典型的是许晴,她在两季节目中都不同程度地与同伴发生不愉快,在节目进行了一大半的时候她与所有人格格不入,崩溃大哭。第二季中杨洋走丢占了很大的篇幅,在团队行动中他阴差阳错被遗漏在了活动地点,而其他成员没有达成一致出去寻找杨洋,此时他既没有住宿地址也没有通讯工具,所以在原地等待了好几个小时。这件事情造成了大家的意见分歧,也给造成杨洋与同伴之间的误会,产生了信任危机。后期经过剪辑加工,节目组将冲突放大,呈现给观众的便是一档情节跌宕起伏的团队旅行节目,相比起平淡的出游纪录片式的节目,《花儿与少年》更能吸引观众眼球。

再者是人与环境的冲突,在《花儿与少年》中表现地极为显著。由于节目是在欧洲国家录制,大部分的嘉宾都不精通外语,在遥远的异国他乡,面对不熟悉的环境与语言,本能地会产生对未知的担忧与紧张,同时还会伴随着对新环境的好奇,所以在情绪上不会像在平时生活中那么平和,内心也会变得敏感脆弱。拿第一季的张凯丽老师来说,旅行前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外语不好,另一方面担心在国外走丢,导致在节目开端对新旅程表现出了抵触情绪。随着旅行的发展,大家从一开始的担忧到逐渐接受,到后期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还会产生留恋之情。这便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也是旅行节目中比较独特的地方。

2.3 独特的社会效益

《花儿与少年》作为一档自助旅游真人秀节目,首先带给观众的便是关于旅游方面的信息。节目组通过拍摄画面展现了欧洲各旅游地点的风土人情,旁白解读了旅游地点的历史典故,让观众从画面和声音中了解拍摄地点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除此之外,节目组全程跟拍嘉宾,直观细致地给观众展现了如何以有限的经费安排旅程,这对普通民众来说是很合适的旅游攻略,尤其对经济不宽裕的穷游党来说很有借鉴的价值。

而《花儿与少年》不仅仅是一档简单的旅游节目,节目组把重心放在了“人文”,根据团队穷游的过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在团队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其中交流与体谅是很关键的因素。比如大家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商议来得出最合适的方案,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感知与思想,身体状况也各不相同。虽然节目中的冲突过于夸张,但是体现了社会大众的共性。就拿旅游来说,一个团队外出旅游,有和谐也会有分歧。《花儿与少年》便是将这个过程通过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从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使团队协作达到最优。人际交往对于社会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必修课,观众能够通过嘉宾的表现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花儿与少年》的困窘之处

3.1 原创性的质疑

《花儿与少年》自开播至今备受争议的便是节目的原创问题,很多观众质疑该节目抄袭了韩国版《花样姐姐》,尤其是在东方卫视向韩国 TVN 电视台购买了《花样姐姐》版权制作的中国版《花样姐姐》播出之后,观众的质疑声更为强烈。从节目类型上来说,两者都是明星自助旅游真人秀,都是邀请明星作为嘉宾去到欧洲的国家进行几十天的旅行。在嘉宾设置上也比较相似,都是老少搭配的组合,不同之处在于《花样姐姐》设置了年轻的男明星作为“挑夫”,在旅程的每一站都会有加入一个不同的嘉宾陪同录制,而《花儿与少年》每一期的嘉宾都是固定的,到了第三期甚至年龄的差异也变小了。关于《花儿与少年》的版权问题,一千个观众会有一千个看法,虽然我国的著作权法中没有明确表明其涉嫌抄袭,但是节目内容与形式的确有雷同之处。

3.2 本土化特色的缺失

《花儿与少年》和其他几档旅游真人秀节目一样,旅行的目的地都是在国外,当然这是节目的定位,也是节目的特色,但是这和韩国原版的《花样姐姐》、《花样爷爷》便没有区别,没有体现这类节目本土化之后的中国特色。没有了本土化的特色之后观众会觉得看哪个版本的都一样,很难产生共鸣。如果旅行地点可以选用一些本国的,那么可以通过节目展现本国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底蕴,也能吸引更多本国的观众探索寻找我们自己国家的旅游之处,展现我们自己国家独有的特色,观众也能够更好的产生共鸣和认同感,也能拉动我国的旅游行业。

3.3 矛盾冲突的放大

冲突性是《花儿与少年》的一大看点,既符合眼球效应,又能给观众上一堂生动的人际交往课,但是这个度需要拿捏准确,过度的激化矛盾会给人以不适感。举几个例子,首先,在导游的选定上,节目组就特意找了性格方面最不合适的两个人,第一季的张翰和第二季的郑爽。导游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对整个旅行至关重要,因此对嘉宾的情商、智商以及性格都有很高的要求。张翰比较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想法;郑爽为人谨慎敏感,顾头顾尾,可见他们都不是导游的合适人选,而第一季的刘涛和第二季的毛阿敏就非常适合,但是节目组为了加剧节目的冲突性和戏剧性却并没有这么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但长期的负能量会使得观众产生心理不适甚至反感。《花儿与少年》的问题就在于过度地利用人与人之间的摩擦,通过人员设置、拍摄、剪辑来放大矛盾,想要吸引观众却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