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作品(创作线索)

当前栏目:论文提纲 更新时间:2018-12-05 责任编辑:秩名

 作家苏童曾经说过:“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8:55]迟子建的小说以一种温情的叙说,向广大读者传递人间温暖。她的小说基本为“底层写作”,直接表现社会不良现象与底层大众的辛酸,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呼吁人们关注这一现象,她虽然描写苦难,但不是只表现这种题材,而是通过描写底层人民,抓拍他们善良的闪光点,并期待着人性纯真与善良的美好回归。从《清水洗尘》中的天灶到《泥霞池》中的陈东再到《空色林澡屋》中的皂娘,表现的都是下层小人物的生活点滴,把这些人物的生活剧照用语言表达出来,三部小说中关于“洗澡”的共同叙事,线索不断丰富,情节越来越丰富,主旨越来越接近人的心灵,深刻地体现了作家对人灵魂深处那片洁净的神圣的领域探寻,是对生命的敬畏。清水洗掉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污泥,更是心灵上的尘埃。

1.《清水洗尘》

《清水洗尘》是迟子建最先推出来的关于“洗澡”的小说,这部小说以腊月二十八这天礼镇的一个洗澡风俗为基本线索,以天灶的心灵成长为小说发展的内在线索,讲述了平凡家庭的幸福与温暖。小说中描写的生活面是狭小的,仅仅对天灶一家和蛇寡妇以及天灶的同学肖大伟作人物描写,以腊月二十七“放水”这天天灶一家所发生的事为生活面,讲述了小男孩天灶在这天烧水以及洗澡的过程中心灵成长的经历。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作家显然更多的是关注家庭温情,从家庭这一线索出发,探寻亲情。随着一家人洗澡进程的推进,天灶也从一个幼稚软弱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大男孩。在天灶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他终于第一次鼓起勇气战胜了自我,通过自己的执意争取,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盆干净的洗澡水。作者在《清水洗尘》中通过对东北传统民族风情的描写,表现了迟子建对无尘生活与理想中的精神文明的渴望、期盼。

不管是老人、中年人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虽然他们是在很小的澡盆里洗浴,但他们都非常看重这一年一次的洗浴。唯有天灶,小说开始他不喜欢过年,不喜欢“放水”,其实他只是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洗澡水,他渴望自己拥有一盆干净的洗澡水。礼镇上的所有人都期盼着从污浊无形的尘世樊笼中被解放出来。在这一角度中,天灶是敢于冲破落后与野蛮的勇士,他是文明的象征。天灶的内心成长史是贯穿小说的内部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之,这部小说创作线索简单清晰,也是三部小说中情节设置最简单的。

2.《泥霞池》

《泥霞池》是一部市民悲剧,迟子建的这种人文情怀意识贯穿于整部作品中。相较于《清水洗尘》这部作品的生活横剖面是很丰富的。小说以旅馆中的人物生活为外在线索,以陈东的变化和小暖的命运为内在线索,展示了卑微的生命在现实的泥淖中沦陷,和在灵魂深处的自我救赎。《泥霞池》不仅仅是描写了生活在泥霞池这个小地方人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对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探寻。作品通过小暖的婆婆沈香琴,直接揭露人性中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面。如果社会中这样的现象恶性循环,只会导致越来越多人的悲剧性命运。在这一时期的作家的创作视角不再局限于一个家庭,而是转向对更多的小人物的关注。“泥霞池”这个命名含义丰富,这里包藏了人间最为肮脏的人和事,不管原本的生命有多么洁净,但在大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都会同流合污。陈东、小暖、宋师傅……他们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市民形象,身上有污点,也有善良的品质。“泥霞池”还有一个含义,本是一个外乡人的暂时落脚点,是一个洗除他们灵魂污垢并让这群人获得生命救赎的地方。这个双关的命名表现了作家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敏锐观察,也表现了作家对缺失的美好人性的呼唤。

3.《空色林澡屋》

迟子建说:“当空色林澡屋的故事像一道奇异的闪电,照亮了人性中最暗淡的角落后,我们的整个生活都被它撕裂了。”[9:4]《空色林澡屋》通过陌生化叙事,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幻朦胧的地方。语言的陌生化是迟子建小说陌生化叙事的最基本特质,她用口语的运用拉近文学与生活的距离,用奇妙的比喻和意象去表达生活的美好,又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来彰显本真生活的魅力。在她的文学世界中,生活是充满各种色彩的,金黄色的秋天、白色的作物和黑色的土地组成乡村的生活图景,天边多彩的晚霞唤起人们无穷的想象,令人在文字中寻找到纯净和谐的自然之美。[10:8]《空色林澡屋》语言清新质朴,通过语言还原生活的本色。小说以皂娘的命运变化为主线,一个被丈夫抛弃的丑女人,与白蹄(狗)为伴,守在大林里,为行人洗除烦恼与疲惫,她远离城市人群,坚守内心,外表虽丑,内心却很美丽,通过皂娘的悲剧人生直抵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个叙述者的视角展现一个亦真亦幻的空色林澡屋为副线,关长河的讲述,说得那么真实,就像他真的去过那个地方,其实只是他幻想的一个“桃花源”,也是作者设想的一个人间仙境,充满神话的色彩,而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投影下形成的。现代的“城市文明”给作家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创作灵感,作品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空色林澡屋》中充满静谧而忧伤的禅意,小说中的这种禅宗文化表现了作家内心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对灵魂深处的思考与感悟。这部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回归,用一船清水来洗去自己与疲惫的人的肉体与灵魂之垢。《空色林澡屋》是作者以一种全新的风格来展示她的内心,通过主副两条线索推动情节变化。

(二)洁净——污浊——洁净的内在发展顺序

在这三部作品中,WWw.eeelW.com迟子建以自己一贯的悲悯情怀,对现实的剖析逐渐深入。迟子建对“洗澡叙事”这一视角的选择,显然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她认为人们不管怎样地洗掉尘埃,在某个时刻这些尘埃又会劈头盖脸地袭来,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要怀着敬畏之心欣赏暴风雨过后的晴朗。[13:3]《清水洗尘》、《泥霞池》、《空色林澡屋》三部作品存在一定的联系。《清水洗尘》是迟子建关于“洗澡叙事”的处女作,整部作品以温情为基调,讲述了平凡家庭对洁净的渴望。《清水洗尘》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人的本性善良与美丽,虽然线索单一,但是它带给人们的是质朴的关怀。随着创作经验的丰富,迟子建的现实主义倾向更加明显。《泥霞池》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典型代表,陈东、小暖的命运变化是文章的基本线索,以这二人的命运为主线,揭露了社会的肮脏与腐败。这部作品显然与《清水洗尘》创作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带上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这个社会,在《清水洗尘》中洗去的泥垢,在《泥霞池》中又劈头盖脸地袭来,这种创作的变化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表现了她对现代城市文明的不满。《空色林澡屋》的“洗澡叙事”与前两部作品的风格又有所不同,这部作品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以皂娘的命运变化为线索,是作家对人精神文明的探寻。这部小说通过主副两条线索,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空色林澡屋》是三部作品中最接近人的灵魂的,它所带给人们的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对洁净和文明的追求,更多的是关于人的灵魂的洗涤,是对人本性的思考。在《泥霞池》中被现实的污垢所浸染的生活在《空色林澡屋》中又以另一种心境去面对,在经历心灵的旅行后能再次回归,去欣赏暴风雨过后的晴朗。三部作品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是从洁净到污浊再到洁净的一个发展顺序。迟子建也是抓住了这个突破点,连续创作了三部关于 “洗澡叙事”的小说。

三、独特的“洗澡叙事”成因

(一)对故乡生活的眷恋

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必然会影响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这种生活经历包括作家的童年、少年生活,包括作家对生活过地方的回忆,而这些经历也会以一种无意识的形态表现在作家的作品中。作者的童年生活在黑龙江的北极村,它位于中国的东北边缘地带,这里不光是蕴藏着丰富的物产,而且孕育着个性鲜明的地域文明。迟子建作为东北作家群的一位精英,作为黑土地所孕育的文学精灵的代表,她用文学的艺术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描绘北国的壮丽图景,黑龙江的那片黑土地是迟子建创作的根基,《清水洗尘》、《泥霞池》、《空色林澡屋》每一部作品都散发着这种特有的地域文化色彩。

一个作家的创作深受她所生长的地域文化的影响, 泰纳就提出了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论,他认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15:22]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地域文化色彩,往往是作者对自己家乡独特的地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