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是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目前,公共艺术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形式:公共雕塑、公共设施、公共壁画和公共识别和视觉导视。公共艺术所特有的性质——公共性,是借以区分其他艺术形态的特征,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也恰是其容易损坏的原因。公共艺术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以开放、交流、共享的方式表现着艺术的民主思想,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因为公共艺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融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随意接触到,生活本身的过程就是欣赏艺术的过程。公共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公共雕塑的特征属性可以分为: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风格性与建筑性雕塑四大部分。因此,公共雕塑的保护也必须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保护,以下将从雕塑的制作材料、雕塑的安放位置、雕塑周围的保护措施以及唤起主体的公共保护意识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公共雕塑的保护。 公共雕塑的制作材料 保护公共雕塑的第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从雕塑材料入手。用于制作公共雕塑的质料很丰富,传统材料有石材、木材、青铜等;现代材料有玻璃钢、不锈钢、有机板等,还有临时使用的雕塑材料(冰、沙、泡沫板等)和软雕塑材料(纸浆、麻绳、抹布等)。在不改变公共雕塑作品美感的前提下,选用坚固的石材、青铜、不锈钢等材料来制作雕塑,可以有效提高其牢靠性,延长雕塑作品的寿命。这种保护措施适用于多种属性的雕塑作品。 原位于江苏徐州铜山县步行街的公共雕塑作品《都市丽影》,由雕塑家蔡增斌设计制作,2010年4月落成,曾是步行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经费原因,制作材料为玻璃钢,因人为损坏严重,2015年初就被拆除。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都市丽影”能重新制作并回到步行街上,希望艺术家与委托方之间商讨,提高制作成本,改用青铜或石材等更牢固的材料来制作,延长雕塑的寿命。(图01) 图01《都市丽影》蔡增斌 四川成都春熙路步行街路口有两组雕塑。一组名为《擦家而过》,由四川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设计的铸铜圆雕,由一个石钟和两个铜像组成,一个是手握水烟壶、身穿长衫马褂的民国初期的老者,另一个是穿着牛仔裤、手提挎包的现代时尚女性,寓意着“从历史中走出,向未来走去”。另外一组是彩色群雕《都市风景》,由雕塑家李树设计制作,采用玻璃钢,模拟的是在春熙路上逛街、聊天、拿着手机正在看的时尚男女。虽然两组雕塑的安放位置有监控和看守人员,其中,《擦肩而过》因材料是铸铜,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只是有些局部铜色越摸越亮,更增添了人们与雕塑的互动性,看来,选择坚固的青铜作为制作材料,就能提高其牢靠性,使其从历史中走出,也能够更加久远的向未来走去;而《都市风景》有些地方都已经开始出现裂痕被损坏,所以,选用更加坚固的材料来制作公共雕塑尤为重要。(图02,图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