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的主体性研究.doc

  •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即1元=1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18-11-28
  • 论文字数:12958
  • 当前位置论文阅览室 > 论文范例 > 学术论文 >
  • 课题来源:(梨涡浅笑)提供原创文章

支付并下载

[摘要]对于传统的师本教育而言,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的主体性是指教师因生存需要和工作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能动、具有创新意识的品质。生本教育要求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体性的建构。本文在对师本教育中教师主体性的异化和教育转型期教师主体性缺失表现的讨论,从认识教育的“双主体论”、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与学生交互主体性三方面探讨教师主体性的建构。

[关键词] 生本教育;小学教师;主体性

 

目录

摘要

Abstact

一、生本教育和教师主体性的基本内涵-1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1

1.一切为了学生-2

2.高度尊重学生-2

3.全面依靠学生-2

(二)教师主体性的内涵-2

 二、师本教育中教师主体性的异化-3

(一)太过重视知识的传授-3

(二)太过重视教材、教案-3

(三)整齐划一的要求-3

(四)忽视学生的主体性-4

三、教育转型期教师主体性缺失的表现-4

(一)错把“控制”当成主体性,缺乏自觉意识-5

(二)形式主义盛行,缺乏主动性-5

(三)上课模式机械化,忽视教师主体性-5

四、生本教育中小学教师主体性的构建-5

(一)正确认识教育中的“双主体”-6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主体性发展的要求-6

1.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6

2.从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6

(三)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主体性对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要求-7

1.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8

3.从培养“好学生”到学生完整成长的促进者-8

参考文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