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论文

当前栏目: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10 责任编辑:秩名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1)时代背景

妒忌是文学作品的常客,也是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长期关注的领域。在妒忌研究的长河中,现象描述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科学研究却相对滞后。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真正从科学的、实证的角度研究妒忌。可以说,妒忌像心理学一样,有一段很长的过去,却有很短的历史。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妒忌心理尤为普遍和凸显。妒忌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种社会情感,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都会涉及到妒忌的问题,而妒忌心理危害很大,有时具有自伤性、他伤性和社会伤害性,极大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加之妒忌具有隐蔽性伪装性,又不被社会所赞许,所以对于“社会化”程度不高,“单纯的”小学生,研究起来较直接有效,小学生比成人更不加修饰更勇于承认。本选题对小学生的妒忌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如性别,年级,家中弟兄姐妹数,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妒忌的影响。

2)理论背景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和调查也正在开展当中。妒忌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这点已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国内外的研究是关于妒忌的成因、与人格、自尊等的关系还有内隐妒忌等。目前过内还没有关于不同年龄段对于妒忌的影响,小学生的妒忌的研究,了解小学生的妒忌,及其一些影响因素,可以就个人的早期提出一些正面的克服调节方法,很是有需要的。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妒忌这一负性情绪往往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和不被社会认可的特性,这给实证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小学生是“单纯”和直接,对小学生的妒忌研究更能触及妒忌的本质。在国内,关于妒忌的实证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大多关于大学生的妒忌而没有小学生的,所以,本选题可填补有关妒忌心理方面研究的工作。

2)现实意义

妒忌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从妒忌者本身来讲,在凯觑对方所拥有的优势的同时,由于无法得到而产生对自己身心的影响,如产生抑郁、怨恨和自卑等消极的情绪,并因此采取一些极端行为,如对被妒忌者进行诽谤、攻击等消极行为。有自伤性、他伤性、社会伤害性,会造成自身和群际关系的不和谐,探讨妒忌对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促进人际和谐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小学生妒忌心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调节妒忌这衣服性情绪的一些方法。

研究初期,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按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取,选取3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参照王晓钧的《儿童嫉妒调查问卷》、刘玲玲《大学生嫉妒量表》和smith等人编的特质妒忌量表等,以及相关理论来编制一个适合中国小学生的妒忌量表,再通过培训使主试明确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由主试对被试进行施测。

研究中期,将数据准确无误录入并检查,并采用SPSS for Windows解释、分析调查数据,对小学生妒忌的数据分别进行性别、年级、家中弟兄姐妹数,家庭经济状况等因子上的分析和比较。探究这些对小学生妒忌心理的影响。

研究后期,根据统计分析所得的结果,从各维度描述小学生的妒忌的基本表现,得出性别、年级、家中弟兄姐妹数,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妒忌的影响是怎么样,从而提出一些调节妒忌这一负面情绪的相关对策。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小学生的妒忌状况。

2、小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中弟兄姊妹数,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其妒忌心理的影响。

3、小学生的妒忌量表。

4、小学生调节妒忌情绪的一些方法,以及使妒忌行为不要产生恶劣后果的措施。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小学生妒忌心理及其影响因素   进行研究分析。即在论文的初期,以问卷调查法对小学生妒忌心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后期,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且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

(二)技术路线

1.被试

在温州4所小学,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级、性别按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取,选取高中生共300人,进行调查。

2.调查工具

参照王晓钧的《儿童嫉妒调查问卷》、刘玲玲《大学生嫉妒量表》和smith等人编的特质妒忌量表等,以及相关理论来编制一个适合中国小学生的妒忌量表。

3.研究过程

通过培训使主试明确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由主试进行施测。然后将数据录入并检查,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最后,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对小学生妒忌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分别进行性别、年级、家中弟兄姐妹数、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上的分析和比较。

4.预期目标

对小学生妒忌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分别进行性别、年级、家中弟兄姐妹数、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上的分析和比较。依据分析结果,对小学生的妒忌这衣服性情绪的调节提供参考和帮助。如果性别、家中弟兄姐妹数、家庭经济状况对小学生的妒忌心理有显著的影响,就可以得出一些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有效建议针对减少小学生的妒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