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验来探讨工作强度与性别对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

当前栏目: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18-04-20 责任编辑:秩名

 研究目的

探究工作强度与性别影响职业延迟满足的主效应,即探究不同的工作强度与被试的性别是否会对被试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探究工作强度与被试性别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研究假设

假设一:工作强度对职业延迟满足存在显著的影响假设二:性别对职业延迟满足存在显著的影响

假设三:工作强度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xx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共选取 60 名被试,分别来自 15 应用心理学班、16 应用心理学班、13  环境工程班以及 13  化学师范班。为确保实验效果,控制以消极态度应付实验的被试所造成的影响,所有被试均通过了以访谈形式进行的实验意愿的筛选。同时所有被试均不存在腿脚不灵便、身体不适等不良身体状况。

实验中使用了自制纸币(如图 1),正中央的数值表示面额,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该面额所对应的需要完成的任务组数。

在实验中,被试完成第一组任务后,可获得一元钱报酬。如果被试接着完成了若干组实验,那么之后每一组任务的报酬都会比前一组任务再多出 1 毛,即每组任务的报酬单价按照 1 毛的涨幅实

现等距增长。具体的报酬状况如表 1。其中,设置 1 元钱的起薪和 1 毛钱的涨幅是为了使实验情境更真实,即让被试确信每完成一组任务就真的可以拿到这么多报酬。金额太大或太小,都会引起被试对获得报酬的怀疑。而设置涨幅的用意则在于模拟实际工作中的薪资上涨情况,即延迟满足后所能获得的更大利益。

采用实验研究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实验进行工作强度和性别与职业延迟满足的因果关系探究,然后采用访谈法,进一步探索影响被试实验行为的因素。

本研究采用 2(工作强度:低工作强度、高工作强度)× 2(性别:男、女)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工作强度为被试内因素,性别为被试间因素。因变量为职业延迟满足得分,其操作定义相当于实验中被试完成的任务组数,即被试完成了多少组任务,就能获得多少职业延迟满足得分。

将被试按性别及人数随机分为 15 人为一组的两组男被试与两组女被试,并命名为 1 组、2 组、3组和 4 组。所有被试均进行工作强度的两种水平实验处理,为了控制实验顺序造成的误差,奇数组先进行低强度任务后进行高强度任务,偶数组则先进行高强度任务后进行低强度任务。

 

实验程序

本实验采用个别施测,在行知楼微格教室中进行,环境安静、通风、光线良好。具体实验程序如下:

第一步:被试填写基本资料,包括实验编号、组别、性别、姓名及联系方式。

第二步:告知被试共有两部分实验,奇数组先进行低强度任务后进行高强度任务,偶数组则相反。实验持续大约 1 个小时,希望被试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认真完成任务。

第三步:向被试详细说明实验任务的具体操作。即在实验室中长约 7 米的跑道上,从起点端出发,将终点端的筷子一根一根转移到起点端。在低强度任务中,一组任务是要求限时一分钟内转移

4根筷子,完成后休息 1 分钟;而在高强度任务中,要求限时一分钟内转移 8 根筷子,完成后休息 3分钟。若超时则立即终止实验。

第四步:告知被试本实验有偿以及具体的报酬设置。即告知被试为了感谢参与,被试可获得一定金额的报酬。具体情况是,当被试完成第一组任务后,可以直接拿走放在跑道起点端的自制纸币

(被试能轻易看清纸币面额)换取现金报酬,并终止该部分实验;但是被试还可以选择先不拿走,再重复一组任务,以获取更高的报酬。被试可以一直继续重复任务,直至不愿再继续,或者顺利完成了仅有的 10 组任务,自动终止实验。

第五步:进入正式操作阶段。共有四间实验室同时进行,每间实验室中只有一名被试进行操作,另有一名实验员在实验室外进行倒计时监督、记录成绩,以及负责在被试完成一组任务之后,进行意向询问。询问指导语为“现在你可以直接拿走纸币结束实验,去换取现金报酬。你也可以先不拿,再重复一组任务。如果选择继续,那么完成之后,你将获得累积 xx 元现金报酬。”

第六步:被试带着信息登记表被引导至访谈室接受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