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必要性)

当前栏目: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18-05-24 责任编辑:秩名

 在笔者看来,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条非常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途径,那为何会有极大争论呢?笔者为此查阅了相关研究材料,并于 2016 年 3 月 15 日至 16 日对所在城市的刘潭实验小学 5 位中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提纲见文后附录)

(一)支持方

 

在访谈中得知部分老师愿意开展课前演讲三分钟活动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增强自信,从容不迫

课前三分钟演讲不光能够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能让学生增强信心,锻炼胆量。学生的自信来源于多说多练、教师的鼓励,有教师叙述原本他们班的一个学生上课不积极地举手发言,叫到他名字了说话也是磕磕绊绊的,但回答的内容还是基本到点子上的。这个演讲活动的一开始,他是硬着头皮把要表达的给说了,说话时全程低着头,一点都没有自信的样子,教师以鼓励为主并提了一些建议,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教师惊讶地发现这个学生与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他走上讲台就散发一种自信的光芒,昂首挺胸,不害怕上台演讲了,反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在演讲过程中他会和同学、教师有眼神上的交流,讲起来头头是道的,更重要的是上课他会主动举手,会逐渐表达自己的看法,成了班上的活跃分子之一。

2.口语交际,表达流利

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在他的《致青年教师》中写到,家长经常会给他来电话说自己家的孩子木讷,不善于表达,家长会担忧孩子小时候就这样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刚进小学一年级时,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沉默寡言的,可是后来为什么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呢?教师在课上课后,是否有意或无意地打击他们说话的积极性?有没有静下心听听学生的意见呢?有没有注意学生的表达的需求呢?有没有充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开口说话呢?而课前三分钟演讲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开口说话的机会,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给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着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虽然时间短暂,但这三分钟里蕴含着学生想要表达的观点。

3.积累语言,训练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生在准备演讲的时候会先审题,确定中心,搜集、筛选素材,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且不能独立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家长的协同帮助,但并不是说家长就全权负责这个事,主动权在学生身上,让他们去选择,家长只是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起到指导的作用。比如学生针对这一主题选好了素材说出自己的观点后,言语可能有些啰嗦,家长就可以帮助他们提炼一下语言,明确一下演讲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事情本身有了初步的辨析能力,可以积累一些素材,摘抄一些好句,懂得如何使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也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有了大量语言储备,语言表达自然会生动起来,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得到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听说读写四字中‘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说写就容易了。[1]”事实也的确如此,有老师明确表示,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明显发现部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上有了较大进步,从前都是流水账一样,现在有一定条理性,会运用一些好词好句,学生能把文章和之前演讲过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真正融会贯通,作文多了真情流露,不再枯燥乏味。

4.熏陶人格,提高素养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1],陶行知先生如是说。在学校,学生的学习固然是主要任务,但也不能忽略对学生情感上的陶冶,思想上的启迪。学生离开学校后,知识可能会逐渐遗忘,但学习到的人生道理会影响其一生,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对学生的的人格上的培养。演讲的话题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广泛,积极向上的题材会让学生从中学到很多。比如在讲到勤奋这个话题时,某学生搜集了课本上的司马光和课外的王羲之为了练字把池水都染黑的例子,来说明勤奋使人进步这个观点,其他同学就可以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可能会有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可能会害怕出现一些错误的或者激进的观点,其实不用担心,这反而是让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的机会。真善美和假恶丑就在课堂上进行碰撞,思想好比火星儿,一颗火星儿会点燃另一颗火星儿,一次次悄无声息的思想碰撞在学生的心灵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比如在谈到是否该扶老人这个话题上,有的学生认为必须扶老爷爷老奶奶,理由一是因为他们年龄大走路不方便,理由二是作为公民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但有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扶,因为新闻上报道了有些老人是碰瓷,是为了讹钱,双方产生了分歧,于是一次次的辩论,一次次的碰撞,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反对方

 

在访谈中得知部分老师不愿意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活动有以下两个原因。

1.时间不够

当今教育的要求更高了,很多教师认为他们现今压力比之前更大。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可以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俗话说要让“学生有一滴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学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还要比一般人更会学,更善学,哪里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教师不断拓宽视野,这样才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教学生,因此自己要不断“充电”。一些教师认为多样的教学任务原本就来不及完成,已经可能会占用一些美术课、音乐课,再花无谓的时间让学生去演讲是没必要的,且学校也没有安排必须开展这个活动,效果如何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在评定学生是否进步难有固定的标准,因此他们不愿意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开展和探究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

笔者认为此观点是片面的,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没有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使教师自己获得知识,并不缺这三分钟。

2.效果不佳

有老师在一开始踌躇满志想要好好开展课前演讲的活动,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然而在一段时间过后,失望地发现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同学在上台时候仍然很羞涩,目光躲闪,语言连贯性很差,条理不清晰,有的就对着稿子读一读,声音呆板,缺少一种演讲的感觉,更有甚者在准备稿子的时候是由父母直接百度搜索,找到的内容牛头不对马嘴,他也不管直接照本宣科地讲了。下面听的人也不在状态,自己干自己的事,没有专心致志地听并且思考,也没有拿笔记一记。有老师反映在演讲者讲得不好时有的学生还会发出起哄声,给其造成心理负担,原本该提高的能力一点都没有提高,还有其他不好的影响,完全违背了此活动的初衷。因此老师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表现,还不如按部就班地上好语文课。

笔者不赞同这个观点,从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考虑,他们演讲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教师应当坚持不懈开展活动才可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