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惰化”、网络谣言的表达

当前栏目:答辩陈述 更新时间:2018-11-27 责任编辑:秩名

 “社会惰化”已然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拦路虎,尤其是在转型期的中国,矛盾诸多,各个阶级层次之间的平衡点日益脆弱,一触即发。想要真正实现每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实现个人努力最大化,克服“社会惰化”效应,那么首先,我们必须找到病因,方能对症下药。

网络谣言之所以甚嚣尘上,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人利用了社会惰化心理,有意无意的推动了谣言的传播。进入web2.0时代以后,今天的网络用户绝不再是曾经的“乌合之众”,否则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网络谣言依旧盛传不息。哪怕是“五毛党、水军”等,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着实是讽刺至极。难道说他们都在同时信奉了同一件谣言吗?还是只是由于他们的动机相似呢?显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强,这也是网络谣言的成因。

“社会惰化”效应与网络谣言的传播,同属于群体动力学的性质,即个人在群体中,个人的思想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与自己独处时的思维评价有所不同。故而,他们的诱因在很大程度上发生重叠。

1.从众心理在网上表现更为充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美]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1-01]。

这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时代,但同样,这也是一个需要“朋友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没有永恒的身份界定,有的只是你站在舆论的哪一边,而你的选择往往是从众的。

网络用户的身份辨别有一种标签,种种千奇百怪的标签将一个人划分到一个个小的人际圈里,在自觉与不自觉的情况下,网络用户便拥有了一群不认识的朋友,不再是一个人。80后、90后、小清新、文艺青年等等诸如此类,无形中,你便被拥有了你的标签与划分。你不想要这些标签吗?可以,可即便是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也是因为兴趣爱好的共同而促成的,这还是标签。否则,你是被孤立的那一个。

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加上社会惰化效应和责任扩散心理的影响,个体就会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出现所谓的“随大流”。最明显案例是明星的粉丝,他们因为一个标签而成为一个人的忠实拥趸,因为一句捕风捉影的话而开展两个阵营之间的对垒,也就是俗称的“撕逼大战”。或许用户本人不觉得这有什么对与错,但是,因为大家来自同一个阵营,因为大家喜欢、崇拜着同一个公众人物,因为害怕被孤立,被这个群体抛弃,所以就毫无理由地加入到这个骂架的事件中。

因为同样的身份而做某件事或许还有理由,那么,毫无根据的从众又是为了什么呢?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小悦悦事件”,除了在场的目击者,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事件的真实发展?无数网民仅仅是看到了他人的评论,便群起对路过的18名路人进行了人格谩骂与侮辱。数以万记的网民以人性的名义讨伐了路人,然而,这群人中有多少人主动了解真相,他们又是凭着什么来扛起讨伐人性冷漠的大旗?不过是从众罢了,不过是害怕如果不这样做,别人会孤立自己罢了。仿佛加入到一个群体中,就不会受到针对性的伤害一样,因为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群体的支持。在今天,没有人是没有身份标签的,没有谁是独立于从众之外的,谁想成为被孤立的那一个呢?

2.责任扩散理论刺激网民不负责任表达

拉塔内认为社会浪费现象是因为集体工作中的“责任扩散”引起的。具体而言,当人们独立从事工作时,工作责任非常明确地指向自己,因此个体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当对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然而集体工作时,工作责任没有明确地指向自己,因此人们不会认为工作责任应当由自己承担,而是倾向于将责任感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美]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01]。这是社会惰化的心理根源,也是网络谣言盛传的理论解释。

简而言之,责任所涉及的人数越多,分担到每个人的责任越少,而正是责任感的多寡决定着个体的努力程度。而责任扩散体现在网络谣言中,是最为明显的。

责任扩散是“社会惰化”效应与网络谣言传播的主要原因。个体无法在群体性事件中有效地把握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出现群体动力学现象,WWW.eEelW.Com降低了对自身素质要求的标准,并寄希望于他人,殊不知群体活动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抱有这样的想法。个人产生较少的责任压力,并且存在相互推诿现象。对于网络谣言,心理状态也是如此。

谣言之所以为谣言,是因为不确定性与广泛传播性。在网络谣言的传播中,每一位参与谣言传播的网民都具有责任扩散的心理。其一是这个谣言从根本上而言,不是他们制造的,即信息源不在自己这里,况且参与者本身并不知晓信息的真实性是否可靠,他们传播这条信息是在一个想让更多人知晓这个事件存在、发生的心境下;其二是谣言的传播大家都有参与,而且是在非实名制的情景下,那么即便谣言最终造成了恶性影响,法不责众,在基数庞大的条件下无法彻查到自己的身上。这样,用户就会抱有无所谓的心态,不负责任或减少责任感地对自己认为是重要的,但是无法确定其真实性的信息进行转发。

3.去个性化使网民趋于极端表达

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亦可叫去压抑化、去抑止化,去个体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行为[ 好搜百科]。 这一点高度符合群体动力学。

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随着加入群体,成为群体成员,溶化了个性,群体成员便会觉得自己是个匿名者而放纵,肆意破坏社会规范。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在不可识别的条件下做一件事情,与此同时,有无数个不可识别的人也在做同样的一件事。那么即使你无法顺利地完成任务,由于不可识别性,你不会担心自己被发现、记名,因为有太多的人可以是你的替身,泥牛入海、消于无形,怎么可能找到踪迹。二是责任的模糊化。即责任扩散群体活动的责任是扩散的,或者说是分散在每个成员身上,任何一个具体成员都不必承担该群体所招致的谴责。这个条件也就是所谓的责任扩散。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其实质也是一种“惰化”。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例如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的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集体宿舍楼出现乱倒污水、垃圾等,都属于去个性化。而毫无根据的传播谣言,当然也是去个性化的结果。所以,基于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才会有网上约架、网络语言暴力的时常发生,甚至因网络谣言而产生实际的破坏行动,谣言只是一个导火索,行动才是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