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背后的文化特征

当前栏目:答辩陈述 更新时间:2018-11-27 责任编辑:秩名

 弹幕本身是一种互动的仪式或工具,并无对与错的概念,然而,弹幕是互联网时代下亚文化与社交文化发展的产物,这两种文化特征为弹幕目前线上线下的大范围流行提供了条件,却也导致了弹幕电影上述问题的出现。本文将从这两种文化特征着手,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是弹幕兴起的文化背景之一,弹幕本身也具有鲜明的亚文化特征,它的“吐槽”性质是大众看衰弹幕电影的原因之一。

从弹幕内容来看,弹幕本身具有鲜明的“吐槽”功能,这一功能在《小时代3》的弹幕场凸显的淋漓尽致,“里萧党甩她脸”、“吵架可别动胎气”等吐槽不时飘过,部分高潮剧情中观众集中发布的吐槽一度遮盖了整个画面。

弹幕在网络时代异军突起,是发表个人观点的有效平台,也是追求个性、彰显个性的一个渠道,吸引了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而弹幕的吐槽功能具有鲜明的亚文化特征,有表达叛逆的倾向,其本身也具有多重局限性。

1.弹幕内容参差不齐

吐槽是指针对一件事物的某个关键点所进行的带有调侃意味的言论。放到电影上来说,就是对电影中人物台词、情节漏洞等方面所作出的评论。好的吐槽可以幽默风趣而一针见血,让有同感的观众会心一笑。然而画面中出现的部分谩骂类或广告性质的弹幕却十分影响观影体验。在《小时代3》弹幕场中,屏幕上时不时飘过“XX网,筹小钱,办大事”、“乐蜂网的姑娘们,保养好自己的脸要用正品化妆品”之类的弹幕,让观众不胜其扰。同时,剧透性质的弹幕对首次观看的观众来说更是一种灾难。

2.弹幕缺乏共通语境

弹幕起源于御宅文化,吐槽在宅文化圈中的接受度较高。在老牌弹幕视频网站AB站中,注册会员大多深谙或热爱宅文化,对弹幕吐槽的接受度也较高。这些注册会员有相对接近的宅文化背景,更容易对弹幕吐槽的内容产生同感,多了些相近文化背景下心照不宣的意味。

以目前上映的两部弹幕电影为例:《秦时明月》系列作品由最初的动画形态衍生至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等多个领域。早在电影上映以前,《秦时明月》动画版的热播就已经吸引了大批相对固定的动漫爱好者。对于其他的普通受众来说,这类动漫爱好者在网络上更早的接触原属于“宅”文化圈的弹幕,对其抱有更大的亲切感与期待感。

目前爱奇艺、土豆网等主流视频网站都应用了弹幕技术,但其真正的弹幕使用率及接受度却远远低于AB站。同时,大众对弹幕话剧与弹幕读书应用的评价也和弹幕电影一样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弹幕自身的亚文化属性所带来的观众主体与社会接受度的限制。

影院受众并不仅仅指向于“御宅”一族,也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电影都适合这种弹幕吐槽的形式。这些限制在弹幕电影的发展之路上竖起了一道围墙,墙内喜欢的人甘之如饴,墙外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

(二)社交文化

1.互动形式弱化画面主体性

弹幕最突出的特征是实时互动性,而弹幕的实时互动功能是以对影片画面不同程度的破坏为前提的。

弹幕与传统的滚动字幕条都具有观众自主评论的功能,而滚动字幕却并未如弹幕般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传统的滚动字幕条一般出现在视频画面的边缘区间,能够较好保存画面的完整性,但互动性比之弹幕却大打折扣。一般来说,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针对同一帧画面,不同观众在不同时段的评论不可能以滚动字幕的形式同时出现,其出现顺序一般是以观众发布的先后顺序来决定的,这就带来了时间上的延迟。

在评论长度与数量超过画面边缘承受度的情况下,滚动字幕选择弱化评论的时效性与互动性,而弹幕选择了弱化画面的完整度与主体性。弹幕要达到实时互动的目的,就必须突破传统字幕在画面空间上的限制,这也就出现了弹幕出现在画面任意位置的情况。可以说,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弹幕是同一画面中出现的实时评论,不同观点在同一画面中同时出现,产生类似于实时聊天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观众过度关注弹幕,弹幕的互动性加强,而观众对电影画面的关注会减少,甚至电影原本的画面会沦为弹幕的背景,其效果类似于目前社交聊天软件中的动态背景图片,画面的主体性也被大幅弱化。

2.互动内容分散观众注意力

弹幕的互动性导致了弹幕电影对传统观影文明的冲击。www.EeeLW.cOm看弹幕还是看视频?这是一个问题。

弹幕可以随时出现在同一帧画面中的任何位置,当大量弹幕同时出现时,弹幕内容可能将整个屏幕充满甚至完全覆盖原有的画面,这对部分观众与创作者来说简直是个灾难。针对这一问题,视频网站上会对每个视频的弹幕总量进行上限设定,并且在弹幕过多时清理弹幕,但这一措施在弹幕电影中是否可行还是个未知数。

《秦时明月》可以说是国内弹幕电影的开山之作,但其弹幕投影的方式与传统的弹幕视频有很大的差异。弹幕会实时投影在主屏幕两边的墙上,在表现形式上与电影本身的画面互不干扰,但观众在观影时需要不停转头才能兼顾画面内容与评论。同时,影院内手机信号的延迟也导致部分评论不能同步显现。一场电影看下来,不少观众表示“脖子都酸了”,但是画面和评论都没有看清。

冗余的弹幕内容也是分散观众注意力的原因之一。除去和影片相关的话题评论外,还有一类弹幕几乎与影片本身毫无关联,类似“四排2座的女生我请你吃饭吧”、“手机充电器在哪儿”之类的语句也时常出现在屏幕上。

目前上映的三场弹幕电影都需要利用移动手机终端来组织、发布弹幕。观众为了发布弹幕需要频繁地低头注意自己的手机,很难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欣赏电影方面。这削弱了影院封闭式观影的优势,也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者的一种伤害。

在目前弹幕电影的技术设定前提下,要想保持实时互动性,对画面完整性与主体性的影响就不可避免,而互动也会弱化观影专注度。这两种影响是导致了“弹幕不利于电影艺术发展”这一论断出现的主要原因。

总之,弹幕的吐槽性质与高度互动性都会给弹幕电影带来观众主体、电影类型与社会接受度的限制,弹幕电影更适合对“吐槽”等亚文化接受度较高、注重互动体验的人群;适合的电影类型也更偏向于节奏不快、叙事性不强而题材相对轻松的电影。然而弹幕电影目前却缺少明显有效的分众措施,这就导致了大众评论出现两极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