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隐性采访的价值.docx

  •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即1元=1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17-12-21
  • 论文字数:13101
  • 当前位置论文阅览室 > 论文模板 > 课程设计 >
  • 课题来源:(儿童文学)提供原创文章

支付并下载

摘要

 

在社会逐渐向多样化态势转变,媒体竞争逐渐升级的当今,媒体处于本身影响力与竞争力实力的考量,相继提升了舆论监督的水平。在舆论监督中运用隐性采访的模式挖掘有重大价值的话题已变成一种十分关键的举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隐性采访逐渐被我国媒体运用。在利用正规渠道无法了解到事件真相,采用公开访问的方式无法掌握到实际状况的情形下,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精准性,媒体工作者可以采用非常规举措实现采访的目标。因此,隐性采访依托其亲自经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特殊特点被愈来愈广泛地运用。所谓隐性采访指的是媒体采编人员以隐瞒自己采编工作者的方式,在采访客体没有发现或者不了解真实情况的状况下,以偷偷拍录的方式开展的采访活动。

隐性采访是媒体为了保证民众的知情权与代表民众更有效地实施舆论监察所运用的获得信息与资料的方式。其在舆论监督中的独特性能,体现在其可以不受采访条件的密闭性与事件自身隐秘性的制约,给民众报道事件的真相。这种采访方式并非新闻媒体普遍运用的采访技巧,仅仅是由于在部分批判性的报道中,部分采访客体不愿意和媒体合作或者以不实的状况来应对媒体人员,此时假如不运用隐性采访的方式便难以了解到事情的本来面目。隐性采访可以最大化地接近事件本身,获得到公开采访无法获取的资料,尤其是在批判性报道中,此种模式是媒体人员获得事件真相的唯一渠道。这种采访的功能是非常显著的。因为运用此种异常的采访方式能够得到更精准、更可靠的资料,不受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受到媒体从业人员的青睐。

 

目录

摘要

一、引言-2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2

(二)隐性采访在媒体中的地位-2

(1)舆论监督对隐性采访需求增大-2

(2)受众 “审丑疲劳”-3

(3)隐性采访的未来:“媒体黑名单”-3

(三)隐性采访的发展趋势-4

二、隐性采访的特性和使用范畴-4

(一)隐性采访的立足-4

(二)隐性采访的特性-5

(1)事件的参与性-5

(2)对象的无配合-5

三、隐性采访的理论与实际意义-7

(一)隐性采访的积极作用-7

(1)隐性采访对新闻信息的“保真度”高-7

(2)保证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8

(3)拉近与观众的距离-8

(4)隐性采访是进行电视批评报道的重要手段-9

(5)隐性采访有利于记者转变采访作风-9

(二)隐性采访的消极作用-9

四、隐性采访涉及的法律道德问题-10

(一)隐性采访涉及的问题-10

(二)隐性采访应遵守的原则-11

(1)公共利益原则-11

(2)策划原则-12

(3)组织原则-12

五、当前自媒体形式下对隐性采访的需求..12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