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的发展概况

当前栏目: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26 责任编辑:秩名

 收藏书籍是人类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藏书楼正是藏书活动的建筑载体。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与藏书楼的存在密不可分。藏书楼历史悠久,使传统文化能够留存下来,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透过藏书楼,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藏书事业的方方面面,可以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但是我国现存的藏书楼非常之少,而且很多已经被改造成了旅游景点或转为它用,已失去了它建立之初的目的。藏书楼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促进藏书楼保护、修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在宁波市月湖的西面,该藏书楼被姚伯昂称颂为“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该藏书楼不仅藏书丰富,建筑风格独特,同时其严格的管理制度也为藏书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分析天一阁的特色和作用,不仅可以使我们对明清时期的藏书楼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为天一阁今后的发展、保护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天一阁由范钦所建。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明代著名藏书家,是浙江宁波府郸县人。嘉靖十一年,考中进士,出任湖广随州知府。之后,嘉靖三十九年,升任为兵部右侍郎。范钦秉性刚正不阿,不惧权贵,严嵩当权时, 范钦看到朝政日益颓败,于是就辞掉了官职回到了故乡。范钦爱好读书,常常废寝忘食,爱书如命,热衷藏书。他的为官生涯使他的足迹差不多遍及了大半个中国, 每次到达一个地方时, 他都会仔细搜寻那个地方的公私刻本。有些书籍无法通过买卖的手段得到,范钦就采用雇人抄录的方法。对于经史子集各类图书, 兼收并蓄,对当代的著作和文献的收藏尤为偏好。他把搜集到的书籍藏于宁波月湖之滨的东明草堂。到了晚年,所藏之书已达到了相当大的数量,东明草堂已难于存放如此之多的藏书,于是建造了天一阁。

天一阁所收藏的书籍在最兴盛的时候可以达到七万卷左右。到1949年,得以保留的书籍数量为一万三千卷左右。建国后,所藏书籍增加到了三十万余卷,在这之中有八万卷左右是善本。天一阁从建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四百多年的藏书历程,整个藏书历程大致可以分为私藏、公益共管、公藏三个阶段。

(1)私藏阶段(1566一1935):由范氏家族管理。天一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四十年,于嘉靖四十五年竣工。范钦过世后,他的长子范大冲继承了天一阁,由此开始了范氏家族对天一阁的管理。20世纪30年代,地方政府开始参与到天一阁的管理中,总共延续了350年。

(2)社会公益共管阶段(1935一1949):20世纪30年代,天一阁陷入了绝境,主要原因是私藏无可避免的弊端所致。藏书虽为范氏家族带来名气,但无法带来财富,再加上随着书籍数量的增多,管理经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范氏的后人渐渐不堪重负,开始推卸藏书责任并且不愿承担管理经费。到民国时期,民国学人对书籍的厚爱迎来了天一阁的新生。这个时候许多名人,如马涯民、冯贞群、朱鼎煦、杨菊庭等号召对天一阁进行了一次整修。他们将文庙中的尊经阁,依照原来的样子迁建到了天一阁内,并在天一阁的北面建造了“明州碑林”。他们的不懈努力,使天一阁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天一阁归入社会管理,在天一阁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3)公藏开放阶段(1949年一至今):1949年6月9日,天一阁被宁波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接管,天一阁开始进入公藏开放阶段。虽然天一阁被文教部接管,但是范氏子孙仍有些成为公职人员,继续承担着对天一阁的管理工作。在党和政府的照顾下,天一阁得到了大量的资金资助,因此进行了多次大整修,同时又选拔优秀人才,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并且还曾数次邀请著名版本目录学家、文物鉴定专家,如赵万里、顾廷龙、谢国祯等到天一阁交流并进行指导,或者帮助鉴定,或者举办讲座,传授一些知识,使天一阁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