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个角度分析《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曹操形象差异

当前栏目: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26 责任编辑:秩名

 《三国演义》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很多人最先开始了解三国故事,认识三国人物是从这部著作开始的。作为历史和文学的结合,书中的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个性鲜明。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曹操的狡诈与狠毒,从此,他作为“奸雄”人物形象活跃在文学中。20世纪以来的中国,郭沫若,翦伯赞等史学家为曹操“翻案”,直到安阳“曹操墓”的热潮,学术界对曹操的争议从未停止。除了学术界,老百姓对曹操的好奇也将“曹操热”延续至今。

   初次读《三国》,大部分人可能更加同情刘备等人,对曹操的印象并不好。但是仔细阅读这段历史,会发现曹操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与《三国演义》截然不同,作为正史记载的《三国志》,曹操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雄。平定北方,推动历史发展,军事才能可见一斑。同样是对“三国”这段历史的讲述,曹操形象为何会形成如此大的反差?立足史实,客观分析,比较曹操形象的差异及分析原因。

 

 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么样的,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民间,始终众说纷纭。有人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1,易中天评价是“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聪明透顶,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心胸狭窄;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1]”。面对众多的说法,我将追本溯源,分析曹操的不同形象。

 

在上述论述中,曹操的不同形象已经赫然树立在我们眼前,然而,在具体的事例中,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通篇来看曹操,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曹操是一个非常爱笑的人。但是不同的笑,却将曹操的形象塑造的千差万别。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两部作品中对曹操的反应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三国志》中对这段的描述是这样的:“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4”而到了《三国演义》,则变为:“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5看似几乎同样的描述,然而仔细分析,其中的大有文章。笑和喜同样表达了开心,高兴的意思。而“大笑”更表现出一种包容,大气,一种风度和胸襟,这是一种曹操可以完成驾驭的海纳百川的气度。而“大喜”则表现出一种被人欣赏的喜悦,这更像是一种得来不易的赞扬,显得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简单的一个字,却表现出曹操的气度,这一对比,将曹操的形象差异更加明显。

在我们之前提到的吕伯奢一案中,曹操因为多疑猜忌,杀害吕伯奢全家,之后不知悔改,为掩饰罪行,一错再错,最后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这已经也成为曹操奸狠的代表,成为后人对他人生信条的概括。而在《三国志》中,是没有相关记载的,在《三国志》裴注中,《魏书))(王沈著)曰:“太祖(曹操)以卓(董卓)终必复败,遂不就拜,逃还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昌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8]从此看出,曹操杀人处于自卫。根据孙盛《杂记》记载,曹操的误杀人之后,是以悲怆的情绪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是带着忏悔,无奈的心情,知道自己杀错了人,已经无法补救,才给自己的一个台阶。这是可以被原谅的。《三国演义》在关于吕伯奢一案,将曹操塑造为忘恩负义的狡诈狠毒之人。这一事件的不同描写,又将曹操推向到另一个极端。

《三国志》作为正史,从政治方面表现曹操的丰功伟绩。而《三国演义》作为文学小说,不需要“为尊者讳”。通过大量细节方面生动的描写,将曹操多层面的复杂性格表现出来,加入民间形成的曹操形象及自己的个人情感,将曹操塑造为封建统治者中“奸雄”的典型代表。这样的差异在两部作品中比比皆是,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