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瞬间的叛逆者_摄影专业.rar

  • 需要金币5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即1元=1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13-09-12
  • 论文字数:6166
  • 当前位置论文阅览室 > 论文模板 > 课程设计 >
  • 课题来源:(Angela)提供原创文章

支付并下载

摘要:卡蒂尔·布列松于1952年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将摄影定义为捕捉瞬间的艺术,要求在画面在内容和形式上完美的记录下人间美好的瞬间。瞬间的抓取首先关系到形象是否具有典型意义。这就是通常所公认的决定性的瞬间。就在这个理论风行之际,罗伯特·弗兰克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说:“我不希望扑捉‘决定性的瞬间’,世界在飞快的转动,世界也不是完美的。”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有个性的摄影家开始独辟蹊径,一反决定性瞬间的创作方式,通过极其随意的眼光观察这个平凡的世界,以表面上看去不经意的一瞥融入摄影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决定性瞬间     瞬间艺术      非决定性瞬间

 

Abstract:Cartier Bresson in 1952 proposed the famous "decisive moment"theory, the photography is defined as the art of capturing moments, required content and form on the screen in a perfect world a better record the moment. Capture the moment whether the first related to the image of the typical. This is usually recognized by the decisive moment. Popular on the occasion of this theory, Robert • Frank questioned this, he said: "I do not want to catch 'decisive moment', the world is fast turning, the world is not perfect. " about 50 from the 20th century , Began, some personal photographer began its way to the decisive moment of the creation of a counter-way through the eyes of most casual observation of the mundane world to the surface to the casual glance into the photographer's unique perspective on life.

Key words: Decisive moment      Instant Arts      Non-decisive moment

 

   摄影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过程,布勒松并非除了构图和画面对其他事物毫无感受;弗兰克也并非比布勒松伟大,在这两个摄影成就之间,其实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布勒松的摄影模式是用真实的瞬间反映出现实生活,从中挖掘出审美情趣。他把“决定性瞬间”的理论运用到抓拍的实践上,精准的捕捉到被摄体的形态、表情和内容。这种拍摄手法和观念无疑为之后的摄影师们立下摹本。

   而弗兰克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具有的强烈个性和批判意识。运用“非决定性瞬间”,透过事物并不明确的外表,反而剖析出明确的事实。他的这种实践,让纪实摄影的空间得到了广泛的开阔。

   其实,不管是决定性,还是非决定性,都是可供摄影师表现的形式,任何一种表现形式的价值都是不可否定的。而具体选用那一种,还取决于所拍摄的事物、地点、景色等等这些要素。这种选择是在纪实摄影瞬间必须面对的。对于摄影师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根据拍摄题材的需要以及自身的特长,来选择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