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看员工优点。人无完人,认识优点说到底就是要看到员工的长处,作为管理者我们每天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有好有坏标准不一,遇到某种现象达不到要求我们很可能就会要进行批评和教育。很多时候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就会问一个为什么,随后就会就事论事的指责和批评,甚至会因失误而处分员工。每每此时,作为管理者我们又是否看到这个员工的优点呢?这么说来是不是员工有了问题我们就不能够批评了,不能够指出他的失误和错误了吗?当然不是,而是要我们首先考虑事情的原委,把事实调查清楚,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并且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我认为平时和朋友态度和蔼为人谦和,但是对员工却口碑不好,以至于员工怨声载道。任何人都是有长处的,否则的话我们也不可能启用这个人,那么当我们使用了此人以后,绝对不会每天都要捧着他去干活,更多的时候是在发号施令。时间一长我们就渐渐的忽略了此人的长处,谈到更多的是按照我们自己要求的思路,这样一来,很多时候成了行外人管理行内人,作用和效果可见一斑。
(二)激励员工前进。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一定是突出的劳动模范,而他却知道怎样带好团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教育学当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做“启发教育”或者叫“赏识教育”,什么叫启发教育呢?顾名思义就是用启发的方式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方法延伸到管理领域,暂且叫它“激励管理”。激励管理就是充分认识到职工的内在潜力和优点,不断进行激励和鼓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继而发挥团队作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工作当中,要讲究管理方法和方式,比如如何激励员工,这是一个可以长篇大论的课题。简言之就是要认识到员工的优点发挥其特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激励员工不单单是靠管理者的只言片语,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激励措施和机制,比如物质、比如精神等等。但是搞管理就要从激励出发,比如我们每天喊同一句口号,那么这句口号就可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精神的支柱。其中有不少企业在做企业文化的时候已经选择了这种方式,作为管理者如果每天对员工说“我相信你能行”“你没有问题”“你做得很好”等鼓励语言,员工是不是会增加自信工作的更好呢?
(三)领导者要拉近与员工的距离。领导者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当员工真正了解领导者的价值观和意图时,员工对组织和领导者个人的认可度,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理性的,都大大提高。高效领导者拥有清晰的、可传授的领导力观念,并愿意向一起工作的员工个人传授自己的领导力观念。影响领导力风格的有形形色色的不同经历。有些人指出影响领导力风格的是导师、教练和老板——当然有好有坏的影响。还有些人说父母、祖父母、朋友和老师的影响更大。在自己的人生中都曾经遇到过重大的危机或挑战或灾难,然后也正是因为这些他们才变得更坚强。领导者愿意分享自己的情感世界,愿意去分享自己的价值观,才真正拉近了和员工的距离。员工都希望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希望了解哪些因素是他们的动力以及他们行事的动机所在。但是一些领导者依然对分享感到局促不安。 领导者与员工建立信任关系后,员工将在艰难的时期支持领导者,容忍领导者的过错。员工将跟随领导者。他们将为领导者尽心尽力。这样才可以集中精力关注共同的工作和一起努力实现的目标,而不需要再花时间去了解其他人的想法,也不用花时间搞什么人际关系.领导者分享自己的领导力观念后,员工会做出他们一直想做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是他们在领导他们时一直渴望做的事。许多处于领导岗位的人都没有尝试过这样的思考。帮助领导者展现更加完整的自我,然后在每个领导时刻都变得更加有思想,意图更清晰。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关注组织内的信任问题,直到信任关系破裂,他们才会引起重视。然而,到那时,损失已经造成了:员工不愿意讲事实,也不愿意分享信息,经理制定让人费解的目标,管理层失去功效,员工喜好在背后议论别人——糟糕的事一波接着一波,持续不断。 此时,最要紧的是重建信任。但是这个过程既费时,又折腾人,还耗费巨大。因为,重建信任必须从最高层的那几个关键人物开始做起,花费额外精力,以身作则,即使是一个微小的承诺也必须严格遵守,从而重新建立起已经破裂的信任关系。
(四)正视员工缺点。正视缺点不是忽视缺点,更不是护短,而是面对缺点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曾听老同志这样说过:“有了错误不要紧,改了还是好同志。”这句话应用到管理当中应该是很明确的一个观点,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天地本不全,万事也不是十全十美,所以我们在管理当中尽量不要苛求别人完成自己所不能及的工作。有的管理者善于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以此显示自己所具有的管理才能,其实这在管理当中是最忌讳的弊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是能够认识到员工的错误,其次是能够正视错误善待员工,以宽大的胸怀宽待员工给他指出确定的同时,又给他一条明路和一次改过的机会。这样,员工机会认识到错误还会感到你的善意,更加尊重你。但是在我们企业管理当中,往往是事与愿违,大多是想得很好说得不好,讲得很好做得不好,制度很好执行不好,这样的管理最终是一人说了算,回到了管理的丛林时代。
结语
领导者威信主要包括:政治威信、道德威信和职业威信这三个方面。他们是领导者威信的三根支柱,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也说明,在一个企业或单位中,领导者有威信,群众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因此,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威信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企业领导者的威信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理上所受到的赞扬、尊敬和信任感。即指的是群众对领导者的评价。领导者的威信可以使其下属自然容易承认领导者所做出的各种决定并愿为其制定目标的实现而奋斗不息,拥有威信的领导者令人敬仰、令人诚服,它是下属心目中有庄重、厚道、忠诚、能干乃至高大的形象。威信——这种信任是自然的和自发的,是下属凭借对领导者过去成功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即在实际工作中你具有比其他人丰富得多的知识、才能、方法和经验。不论古今中外,领导威信历来都特别受重视。中国有一句古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告诉一切领导者要孚众望,要成为众望所归的,有威信的领导者,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一呼百应,率领群众去实现目标,最终取得成功。领导者要和员工建立信任关系。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只是想知道自己是否在为一个好人工作,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而大多数领导者都很忙碌。也正是因为他们每天忙于处理许多重要的事,所以无法与员工进行个人层面的沟通或鼓励。这就造成了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距离,慢慢地,这种工作关系就会使员工的工作意愿降低。因此,领导者必须通过与员工分享,从而拉近这种员工投入度的距离。当员工能理解到领导者内心的想法时,他们会变得更加积极,会倾其所能做到最好,他们的工作意愿也会不同。
领导者从以上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在工作中树立威信,促进工作顺利完成。反之,如果领导者的威信较低,那么,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会疏远,领导者的影响力也会愈来愈弱。没有威信的领导对群众只有排斥力、离心力,不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赞扬、尊敬与信任,这也是领导者最大失败之处。在工作中没有威信的领导即使大权在握,也不能很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反而使群众敬而远之,产生一种离心力,不懂哲学的人,没有战略思维能力;不懂管理科学的人,无法知道自己的战略思路为什么贯彻不下去,没有领导能力的人,只会自己冲锋陷阵,无法调动属下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