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的女性主义视角探究

当前栏目: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2019-06-20 责任编辑:秩名

 当下世界大融合,各国的文化会传播甚至影响全世界。要说到对世界影响最大的青少年小说和电影,人们第一个会想到《哈利波特》系列,继《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电影的成功之后,出现了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青春系列小说《暮光之城》。一直以来关于吸血鬼题材的电影都备受观众的好评,越来越多的导演都热衷于这类题材的电影,而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暮光之城》,《暮光之城1》仅仅以3700万美元的低成本获得了同时代最高的票房,成为了迄今为止美国好莱坞既叫好又叫座的吸血贵题材电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一如既往的延续着西方神秘主义的经典题材,然而其中又蕴含着许多具有价值的新元素,无论是在形象,还是境语方面都给我们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西方文学的思路,特别是其中小说中蕴含的女性主义因子。

近年来,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思索,对于女性主义的研究与探讨也不得不成为一个被重视的课题。各国学者们回头从一些久远的文学作品身上寻找女性主义的影子,更从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看到女性主义崛起的体现。南希·哈特索克的女性主义立场理论认为存在着一种属于女性的独特视角,而且这一视角具有某种优越性。南希说:“正如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立场能够看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下的东西,同样,从女性主义立场能够理解父权制及其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不正当的倒置。”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出现了中国女性文学及其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并且大量国外女性主义作品在这期间出版。随着西方女性主要理论的逐步引入,对于女性文学的涵义有了新的突破,至此才有了真正的理论研究。

女性主义对科学发现研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其独特的视角下形成的女性研究方法。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打上了青春小说的标签,除了青春小说中特有的成长主题之外,还有着强烈的女性主义特征,作者斯蒂芬妮·梅尔用自己的女性视角创作了一部跨越种族的禁忌之恋。塑造了迎合女性注视的男主人公形象和让女性观众产生很强代入感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无论是小说还是系列电影都在整体上呈现出女性化的审美风格。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克莱尔·约翰顿在收入《女性电影笔记》一书中的论文《作为反抗电影的女性电影》中说,在意识形态化的影像操作中,女性成了一种抽象的实体。她们在电影中承担符号功能,在整个由男性主导的符号系统中,只是作为“对男人有意义的形象”而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女人的女人依然是缺席的”。在否定传统女性电影理论的同时,她还寻求进行女性主义电影创作的可能性,使得女性的欲望在银幕上成为可见的。女性主义学者安奈特·孔也认为,在电影中,女性通常被社会结构成男性主导世界的“他者”或“圈外人”,女人无法说自己的故事,因为影像是被男性控制的。从女性主义创作的角度来说,《暮光之城》忠实地还原了很多人少女时代的梦想,讲述了女性自己的成长故事。

随着女性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不断发展成熟,由于它越来越广泛的渗透进各类小说之中,也越来越被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所接受,用女性视域对文学作品进行探讨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刻,不仅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 女性地位不断提高,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中蕴含的女性主义因子越来越凸显出来,女性角色形象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女性主义因素最先崛起于欧美文学之中,研究西方作品中的女性可以发现更加成熟的女性主义因子。本文紧密结合具体文本与影像资料,剖析女主人公的女性独立意识,通过作家对角色的刻画,解读作者的女性主义观念。本课题中除了探究《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和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色彩,还浅析了小说中体现的哥特主义下一种新的形式——女性哥特主义,分析在人物塑造、环境氛围等方面展现独特的女性哥特元素。

本课题审时度势,顺应欧美青春小说的发展趋势,不仅探讨《暮光之城》中女性角色形象的成长与成熟,更深层探讨小说中女性主义的觉醒与逐渐成为推动小说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女性主义因子对小说发展的积极作用,对于摒弃成长青春小说标签,进一步从女性的视域解读《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与电影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