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这部小说仅仅十五万字,作者帕·聚斯金德从来都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而仅有十五万字的《香水》却是聚斯金德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也是他享有世界声誉的一部小说,本书在中国大陆由李清华翻译,有2005和2009两个版本。而在此前,聚斯金德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小说《鸽子》也曾被翻译并引进中国,但是却未引起很大的反响,而对中国的很多读者而言,《香水》是他们认识帕·聚斯金德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作品。 对于中国大陆出版业,《香水》解禁的时间是2005年,甚至才十年左右,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普通民众而言,《香水》以及它的作者帕·聚斯金德都是闻所未闻的。甚至对于许多大学的文学专业的科班生而言,《香水》仅仅是一个被打上了书名号的名词,而极少数人碰巧遇到的《香水》,也不过是看到过由汤姆提克威改编的因偏离原著而饱受争议的电影,而非帕·聚斯金德的小说原著。 电影受众部分尚且如此狭小,就更不用言及小说文本和与之相关的研究文献了。笔者在中国各大期刊网搜索有关《香水》的研究文献,能找到的不过一百篇,而且大多都是篇幅两千到三千字的“散文体”式论文,而且一部分作者针对的是电影版的《香水》,而非原著小说版的《香水》,很多论文作者甚至未就《香水》展开一个论文体的论述,而是以一种抒情式的笔调抒发观影感受。 尽管如此,《香水》的研究仍呈良好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出现了两篇体系完整,理论性强的硕士论文: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高四维的《“追寻”与“缺失”:<香水>主人公五个人生阶段的解读》和2014年《西南大学》潘冬篱的《解析<香水>的隐喻和“自我”的困境》。除此之外,很多学者从现代及后现代文学理论出发研究文本,诸如权利视角、反讽怪诞、能指、互文性、存在主义、原型、启蒙理性、解构主义等等。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现代社会人的精神持续处于一种漂浮不定、极度不安的状态,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淡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危机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帕·聚斯金德笔下的格雷诺耶是一个残暴的天才式的小人物,一生从未得到过来自他人的关爱,在物化的人际关系中寻找纯粹的美,试图获得自我的精神拯救。有些学者认为他是一个恶魔式的人物,所行之处伴随着灾难和死亡,翻译家李清华认为他身上有希特勒的影子,都是一样的仇视人类,想要征服人类,最终都失败了,而仇视人类并要征服人类的狂人都没有好下场。但笔者在阅读文本后,更愿意以一种同情且理解的眼光看待这个在不幸中挣扎的小人物,因为他给人的阅读体验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以及奥斯卡·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道连·葛雷类似。拉斯科尔尼科夫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将现实的人分为两种,一类是“不平凡的人”,即“超人”,这种人占少数,但他们推动着这个世界,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另一类人为“平凡的人”,这种人占多数,他们是平庸的芸芸众生,不过是繁殖同类的材料和前者的工具。道连·葛雷追求形式的、外表的美,这种极端的唯美主义和自私心理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格雷诺耶和他们有相似之处,他为了制作完美的香水,视人命如草芥,但另一方面,他的香水世界却与整个现实世界隔离开来,成为一种纯粹的精神美的世界,这也是人物身上悖论式的魅力,即天真的残忍,这种残忍就像孩童撕裂蜻蜓的翅膀,诡异却毫不自知,只为了获得自我游戏的乐趣。本文将紧密结合具体文本,从别人未曾涉及的领域唯美主义理论出发,探索主人公对美的追寻及幻灭的过程,分析主人公理想与现实的悲剧性冲突,观照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基本内容: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预计由三个部分组成。引言是帕·聚斯金德生平的介绍和研究其作品的回顾。结论是总结本文的观点和意义。 一、美的缺失 (一)生存困境:1.肮脏、战乱、道德堕落的自然社会环境;2.物化的人际关系 (二)自我的缺失:1.伦理道德概念缺失;2.对自我存在的怀疑 二、美的追寻 (一)追求审美人生:主人公认为香水中具有纯洁的美,艺术能够为本无意义的人生赋予意义,他的这一发现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发,开始自觉地追求审美人生,并立志用香水纯粹的美彻底地改变世界; (二)追求艺术自由:在异化的世界里,压抑、孤独、恐惧的内心情感体验始终萦绕在主人公周围,为了获得心灵的安全感和自由,主人公走向自闭、沉默和孤僻最终彻底地逃离,这也是对现实的反抗,另一方面,主人公的香水制造是一种自由的艺术; (三)追求自我确认:在对美的追求中获得个人主体性的确立,包括个人自由原则和现世本位原则 三、美的幻灭 (一)幻灭的原因:1.主人公对美的追求脱离了政治、道德、社会而“自治”.;2.自我毁灭的欲望 (二)幻灭悲剧的教育意义
预计解决的难题: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研究和幻灭意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