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萧红生活的年代有其特定的背景,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辛亥革命,引领时代潮流的五四运动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她的生活是近代化中国变迁的一个缩影。萧红以她独特的创作手法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她初登文坛的时候与左翼文学青年有着密切关系。从她初期的一些短篇文本中可以看出阶级对立、女性主题贯穿始终,其中随处可见的贫穷、失去生存权等生存惨状是她早期文本切反压迫、反剥削的主题。在那个坎坷的背景下,萧红的观念也发生了急剧的变换,她的作品不在追求生活的启迪,转而向灵魂的迸发。然而她也从最初的愤世嫉俗,对这个社会不公的感慨,转而对生活内在层次的思考。尤其在她接下来的作品《呼兰河传》中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萧红的写作风格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她开始更关注于整个民族,而不是单个个体。《呼兰河传》也是继《生死场》主题的背景下,又一个深化,它已经渗透到了民族,甚至是已渗透到民族灵魂深处。然而萧红的另一个作品《小城三月》则是另一个心境,它体现了萧红对于生命的失落,以及彷徨。
关键词: 萧红;主题意蕴;《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早期文本的多元化主题1
(一)阶级抗争主题贯穿始终1
(二)孤独贫穷的主题蕴藏其中2
(三)以女性的生存为主题贯穿始终3
二 、《生死场》中的厚重主题意蕴 4
(一)对“国民性”的批判4
(二)《生死场》中的抗日基调5
三、故乡风土主题系列6
(一)《呼兰河传》的悲凉主题意蕴 6
(二)《小城三月》的无奈与悲哀 9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