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维语中“死”的表达异同的考察_维吾尔语言文学.doc

  •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即1元=1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16-06-14
  • 论文字数:4016
  • 当前位置论文阅览室 > 原创论文 > 文学论文 >
  • 课题来源:(好男孩)提供原创文章

支付并下载

摘要:无论在汉语还是在维语的对话过程中一般都避免用“死”这个字眼,这是两种语言的礼貌说法。两种语言中关于“死”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本文拟从汉维语“死”的不同表达方式入手,阐述其在这两种语言中的表达异同。 

关键词  汉语; 维语; 死; 异同

 

任何语言,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言语,以便不让对方产生不适感。“死”是禁忌语,无论在汉语还是在维语中,避免直接使用“死”字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使用的方法。 在两种语言交际中,有关“死”的 表达方式数不胜数,理由亦不置可否。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直接说“死”字都会让人感觉到不吉利。文章首先对汉语和维语中表达“死”的表达进行考察,通过对比研究来讨论在汉语和维语中与“死”相关的间接表达方式的异同。

一、汉语中关于 “死”的表达方式

因为“死”的禁忌,描述了汉族人的死和极为丰富的词汇,根据研究的不同共有二百余种。

(一)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的不同,对死亡也有各种的称呼:如“逝世”用于伟人;“殡天”,“驾崩”用于帝王。而“已归去”、“过世” 则用于平民百姓。   

(二)按照年龄:夭折、夭亡、没成人、早逝、用于未成年的死。 为守贞而死叫“玉碎”。对于老年人的死会用  “就木”  、“故去”    “肩背”、“老了”等。 后时代”的健康人的表达往往用“无禁忌”死后,“一百年后.

(三)根据宗教信仰又有多种说法:在宗教中,佛教死叫坐化、圆寂、入灭等;对信仰马列主义者经常会用“去见马克思”;道士死叫仙游、羽化;基督教或天主教称为蒙主宠召、释劳归主、主怀安息 ;伊斯兰教徒常说“归真”;对有神论者死常会用、“归西”、“归天”、 “见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