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本文以《儒林外史》中两个重要的正面人物王冕和杜少卿为例,通过对杜少卿和王冕追求自然、自由洒脱、率真放达的人物特点的分析,理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正面人物塑造的意义,即:表达作者对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在王冕杜少卿等正面人物身上寄予理想和希望。
关键字:王冕 杜少卿 批判 理想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儒林外史》的成就、创作和研究-1
二、王冕人物形象分析-2
三、杜少卿人物形象分析-3
四、人物塑造的意义-5
参考文献-7
《儒林外史》为后世展现了一幅幅封建末期儒林士子们的生活画卷,揭露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卑鄙。吴敬梓将故事假托于明代,实则揭露的是清末的社会现实,描写了几代儒林士子挣扎在科举这片深渊里无法自拔,他们为举业而空耗终生,受尽屈辱,精神失常,成疯成魔。正如小说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中王冕与秦老夜酌,观天象说道“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此时的举业仕途正是众多读书人怎么也走不出的厄运,在科举这条道路上他们上演着无数出可悯而又可卑的人生活剧,他们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不少人却又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