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出路

当前栏目: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29 责任编辑:秩名

新闻专业主义在新的传播语境面临着挑战,但并不意味着它将就此陷入失守困境。相反,新闻专业主义在新的媒介视角下,获得了更多发展机遇,新媒体时代召唤着新闻专业主义的新一轮赋权和转向,主要体现在:传统新闻业的转型与融合,媒体人的专业建构,网络媒体专业化,网络监管法制化以及坚守新闻伦理。
1. 传统新闻业的转型与融合
在资讯海量、技术领先的新媒体时代,抓住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契机,更大程度地体现专业主义特点,首先传媒业要实现全面转型,尤以传统媒体为代表,要利用数据环境背景所提供的技术和机遇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转型和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
(1)内容融合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公民记者”、“草根新闻”的兴起及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从整体而言,媒介语境大为改观。包括传统媒体人在内,都可以运用自媒体技术发布信息,独立主动地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传统新闻业而言,传播内容应由原来的片段化、分众化渐变为集约型,受众只需要浏览一家媒体就能了解多样资讯。其次,不同媒介载体呈现出内容有侧重,在媒介功能上要互补。这方面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是报网融合的《华尔街日报》,其特点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报纸注重提供深度报道,旗下网站全天候更新重大突发新闻,囊括不同新闻版块,及时推送包括国际、军事、娱乐等在内的,适应不同受众群体需要的信息资讯。
(2) 终端融合
通俗讲,终端指信息接收的端头,包括手机、电视、电台、网络等等。终端融合实际上是技术融合,传统媒体可将同一媒介内容通过和手机、电子书等等的供应商合作,采取订阅、推送、安装手机APP等形式实现媒介产品的多层次售卖。例如作为中国纸媒影响力较大的代表《南方周末》,于07年底正式创办自己的官方网站后,又率先开发并开放在iPhone上的应用,2010年iPad上线之后,又推出了《南末周末》的iPad应用。借助移动客户端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增加广告收益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报纸知名度,在新媒体时代,为传统媒体打开市场做出成功示范。
《穹顶之下》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度,源于网站事先已通过开发应用软件,与手机供应商建立合作,此次视频推送正是借助移动端,促使其在社交圈广泛传播,从而增加了点击量。
2. 媒体人的专业建构
随着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新闻专业主义将成为传媒业主考虑的主要因素。媒体人除了恪守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之外,还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加强专业建构以应对时代要求。
媒体人的专业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如何正确看待自身优势并加以利用,在新的传媒语境下找回自己的话语权。尽管内容优势和平台优势被分解,但并不意味着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人积累的权威性、专业性和人脉优势无用武之地,相反,能够利用好这一点将成为媒体人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穹顶之下》最先发布的网站是人民网,是极具权威性质的官网,柴静正是利用以往积累的资源和人脉优势,得以在人民网首发,借助人民网的权威性,使得视频传播范围最大化。
公民新闻具有“草根性”,往往需要持续的关注度和舆论助力,而媒体人在发布信息之前,已然具有较大号召力,诸如赵普曝光老酸奶内幕,传播速度远大于普通网友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赵普作为央视主持人的名人效应。此外,将专业主义内化为自身的职业操守,运用专业知识判断网络信息,重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做出既满足受众的需求,又具有权威性的独家报道,成为网络媒体的意见领袖。
3.网络媒体专业化 网络监管法制化
相比传统媒体人,由于网络媒体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新闻报道往往剑走偏锋,“标题党”、虚假新闻的现象更容易发生。因此,网络媒体人应该提高自身采编能力,通过吸收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选择、新闻采写、新闻把关及报道形式等方面的职业技能为网络媒体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穹顶之下》的新闻生产和报道模式,体现了今后网络媒体专业化的趋势,即传播网络化与报道专业化。
此外,新媒体网络机制尚未健全,网络信息传播存在混乱、误用甚至滥用的风险,加之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涵盖范围广,更容易让某些失真的新闻报道迅速扩散,并引发网络舆论。这种网络舆论反过来影响媒体人的采编立场,进而导致客观性的缺失。因此,要加快完善网络机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营造良性的网络环境和秩序,规范网民舆情反映渠道和媒体报道行为。
4.坚守新闻伦理
新媒体网络环境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媒体人的观念受到文化消费主义的影响,注意力经济成为商业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广告商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曲解并滥用了这一经济概念,使得依赖其生存的新闻媒体将新闻产品化,脱离传统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更甚者,不惜违背新闻伦理,以获取“眼球”效益。
“新闻伦理是新闻记者以及所属的新闻机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也是其立身之本。”[ 夏德元; 闻学峰; 王宇  新闻“得咎”:专业失准还是道德失范? 传媒评论 2015(3)
]进入新媒体时代,新的时代内涵势必要纳入新闻伦理的理念构建中,但在此之前,如何重拾其核心原则,让责任意识和理性意识回归新闻报道才是当务之急。不管是《穹顶之下》对雾霾问题的忧虑,还是崔永元转基因纪录片中所强调的公众知情权,从拍摄视角、拍摄内容以及社会效应来看,优秀的新闻报道,必然内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在新媒体时代,只有将公众利益作为衡量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固守新闻伦理,才能真正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内涵。

结语:客观、真实、独立、自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客观要求媒体人保持中立,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独立是新闻服务公众的基础,自由是新闻事业充满生机的保证,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讨论并非绝对,始终是在相对的时空范围下,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在新媒体时代,重构新闻专业主义是新语境下创新媒体发展思路,发扬媒体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借鉴《穹顶之下》的成功经验,将互联网思维适用于新闻的生产、加工及传播过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新媒体的灵活性,让新闻专业主义在纷繁的网络环境中汲取有益养分,服务公众社会生活,有效指导我国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