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近年来对《家人们》的研究成果,关注度虽有所上升,但是,研究者大多注重对《家人们》文本的解读、欣赏,研究停留在文学欣赏的层面。研究方法单一,以叙事方法来说,研究者多就作品论作品,鲜有从叙事学角度或从其他文学原理上寻求依据。本文针对黄蓓佳201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家人们》,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非叙事性话语三方面讨论了其叙事艺术,并着重分析了作者是如何建构这种焦灼及痛楚的时空存在状态的。试图借鉴西方叙事学的理论为中国小说文本服务,从理论角度解读《家人们》。同时,也对文本中一些瑕疵提出商榷,力图做出充分的分析。
关键词:黄蓓佳;《家人们》;叙事学;时空构建
《家人们》讲述的是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遭际:母亲杨云与乔六月深深相爱,却为父亲罗家园以近乎强暴的方式占有后被迫放弃初恋,与其组成家庭。生下长子罗想农,却一直“视他为仇人、冤家、孽障”,而偏爱次子罗卫星。但罗想农却痛苦地一直在意着母亲,为她考大学、读研,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生活的道路上焦灼的马不停蹄地奔波着。“文革”中,罗家园在牛棚中揭发乔六月,乔六月因而被下放农场劳改,十几年无音讯。其妻陈清漪因而自杀,乔麦子被罗家收养。后来乔麦子得知父亲被抓真相,杨云带着罗卫星和乔麦子与罗家园“分居”。兄弟俩同时深爱着“妹妹”乔麦子,罗想农由于种种原因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只在心里深藏着对她的爱。弟弟罗卫星也没能与麦子结合,任由不同女人出现在他的生命中。同时,小说也提及了年轻的第三代的生活境遇,作者在三代人生活、性格、对待婚姻爱情的冲突比较中进行生命的思辨:那些缺失的爱,错位的时代人生,那些被撕裂和绞碎的人,“是时代的错,还是人性的错?”[2]
由于“时代和人性的狼狈为奸”[2], 文本中,各色人物焦灼痛苦,辗转挣扎在家庭、社会,加之过去历史的压迫与现在对过去痛苦回忆而产生的无法释怀的焦虑,共同构成了焦灼与痛苦的话语空间,笔者将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非叙事性话语三个方面具体解读作者是如何创设了一个焦灼而痛苦的时空状态。